2.2在线协作选素材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川教版(2024)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docx
2.2在线协作选素材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川教版(2024)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2.2在线协作选素材
2.教学年级和班级: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9月20日星期五第3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升信息素养,学会在线搜索和筛选素材,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增强合作学习意识,学会与他人协作完成任务,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通过素材的选择与应用,激发创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信息技术课程对他们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然而,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在初中阶段是一门新兴课程,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对信息技术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
知识层面: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基本操作;而部分学生则对信息技术较为陌生,缺乏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能力层面:学生在信息搜索、筛选和处理能力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学生能够迅速找到所需信息并有效筛选,而部分学生则可能花费较长时间仍无法找到合适素材。
素质层面:学生在合作学习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素质,部分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而部分学生则相对独立,缺乏合作意识。
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习惯也存在差异,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随意操作设备等问题。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计算机教室、网络连接、投影仪、白板、学生笔记本电脑。
2.课程平台:学校信息平台、在线教育平台(如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3.信息化资源:网络搜索引擎、在线素材库、多媒体素材(图片、音频、视频等)。
4.教学手段: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展示一张学校组织的活动照片,提问学生:“这张照片是如何拍摄出来的?在拍摄过程中,摄影师可能遇到了哪些问题?”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线协作选素材的重要性,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筹备一场校园活动,如何高效地收集和选择合适的素材呢?”
3.引入新课:通过上述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2在线协作选素材”。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网络搜索技巧(5分钟)
-讲解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如关键词、高级搜索等。
-演示如何使用搜索引擎搜索素材,并强调搜索技巧的重要性。
2.素材筛选与评估(5分钟)
-讲解素材筛选的标准,如版权、质量、相关性等。
-演示如何评估素材,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在线协作选素材(5分钟)
-介绍在线协作工具,如微信群、QQ群等。
-讲解在线协作选素材的流程,包括讨论、筛选、分享等。
4.案例分析(5分钟)
-展示一个实际案例,分析在线协作选素材的过程和结果。
-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实践操作: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利用在线协作工具进行素材搜索、筛选和分享。
3.交流讨论:各小组汇报操作过程和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环节:教师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提问,如网络搜索技巧、素材筛选标准等。
2.学生回答: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教师提出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回答: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3.教师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在线协作选素材的重要性。
六、教学拓展(5分钟)
1.教师提出拓展性问题:如如何利用在线协作选素材进行创意设计?
2.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在线协作选素材的重要性。
2.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在线协作工具完成一次素材搜索、筛选和分享的实践操作。
整个教学过程共计45分钟,各个环节紧密相连,注重师生互动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搜索引擎进行在线素材搜索,掌握关键词、高级搜索等技巧。
-学生了解素材筛选的标准,如版权、质量、相关性等,能够有效评估素材。
-学生熟悉在线协作工具的使用,能够利用微信群、QQ群等平台进行协作选素材。
2.能力提升:
-学生在信息搜索、筛选和处理能力方面得到显著提升,能够快速找到所需信息并有效筛选。
-学生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