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实录 中图版必修3.docx
高中地理《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实录中图版必修3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高中地理《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实录中图版必修3
本节课主要围绕教材第三章“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展开,包括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内容。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地理实践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强化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理解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的典型案例分析。
2.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区域地理环境中的应用。
难点:
1.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
2.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实际案例相结合。
解决办法:
1.通过多媒体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加深理解。
2.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促进思维碰撞。
3.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方案设计,提高应用能力。
4.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讲座,拓展学生视野,深化对难点的认识。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高清地图投影仪、计算机终端
课程平台:学校地理教学平台、地理教育云平台
信息化资源:区域地理环境影响的相关案例视频、地理环境变化的数据图表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实地考察(如条件允许)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城市扩张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纪录片片段,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提出问题:观看结束后,提问学生:“你们认为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有哪些影响?这些影响有哪些积极和消极的方面?”
3.学生回答: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简要总结学生的观点。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10分钟)
-讲解内容:介绍人类活动对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影响。
-教学方法:结合地图和案例,讲解不同区域的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生活动:观察地图,分析案例,总结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2.人类活动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10分钟)
-讲解内容:介绍人类活动对聚落、交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区域的人文地理环境变化,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学生活动:观看多媒体展示,分析案例,总结人类活动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案例分析(5分钟)
-教学方法:教师给出一个典型案例,要求学生分析人类活动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分析案例,总结影响。
2.小组讨论(5分钟)
-教学方法:教师提出一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分享观点。
3.课堂练习(5分钟)
-教学方法:教师给出几道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查答案。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针对课程内容,提出2-3个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学生回答: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点评。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针对课程内容,提出一个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回答: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拓展知识。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
1.教师总结:回顾课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总结:请学生总结课程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3.拓展:教师提出一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课后思考。
教学用时:45分钟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理解并记住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对自然地理环境(如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和人文地理环境(如聚落、交通、经济等)的影响。
2.分析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特定区域的人类活动如何影响地理环境,包括识别影响类型、评估影响程度和预测未来趋势。
3.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4.解决问题能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设计可持续发展方案,以减少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
5.环保意识:学生通过学习,增强了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