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年陕西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发布:2017-03-24约5.39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年陕西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 1.按测验的目的分类可分为诊断性测验、终结性测验和(  )。 A.形成性测验 B.个别测验 C.人格测验 D.常模参照测验 【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按照测验的目的分类,可分为诊断性测验、形成性测验、终结性测验。 2.从“所有罪犯都不是有投票权的公民,,推出“所有罪犯都是没有投票权的公民”,是利用(  )得出的结论。 A.换质法 B.换位法 C.换质位法 D.引导法 【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从“所有罪犯都不是有投票权的公民”推出“所有罪犯都是没有投票权的公民”,是利用换质法得出的结论。 3.根据1992年统计,社会服务和个人服务领域的就业比重在美国为22%,日本为22%,德国为28%,加拿大为31%,巴西为35%,而我国仅为5%,差距很大。这一领域为国有企业解决富余劳动力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下面哪项最能反映上文的主要观点?(  ) A.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较多的领域 B.国有企业必须认真解决富余劳动力问题 C.解决国营企业富余劳动力是深化改革的关键 D.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国有企业解决富余劳动力提供条件 【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题干所述的观点是我国社会服务和个人服务领域的就业比重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加快服务业领域的发展,有助于解决国有企业解决富余劳动力问题。D项的表述反映了题干内容。 4.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则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 A.同一关系 B.属种关系 C.交叉关系 D.矛盾关系 【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则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同一关系。 5.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 根据文意,对“转基因作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环境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B.能够产生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基因的作物 C.一种利用移植其他生命体基因而形成的新的杂交作物 D.移植了其他的生命体基因从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根据原文第一句可知构成“转基因”的基本信息是“产生额外特性”和“移植”。A项把“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改成了“因环境影响”,显然不当;B项只是援引了原文的例子,没有归纳和概括;C项虽指出了“移植”,却把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变成“杂交作物”。故选D。 6.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私人轿车进入家庭,对中国人来说轿车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然而,随着私家车的日益增多,将使本来就十分严重的交通紧张状况面临雪上加霜的困境,因此,中国的交通问题最终必然限制私人轿车的发展。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能驳斥上述观点?(  ) A.私人轿车的增多不是交通紧张状况加剧的主要原因 B.应先发展交通,再发展轿车工业 C.随着轿车进入家庭,必将带动中国交通的大发展,从来就是先有车,然后才有路 D.在人口众多、交通不发达的中国,发展私人轿车是愚蠢的 【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题干所述的观点是轿车的大量涌入将恶化交通紧张状况,C的观点是轿车的涌入是交通发展的动力,驳斥了题干的观点。 7.以下句子中,没有动词的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 A.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B.且庸人尚羞之 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D.晋侯饮赵盾酒 【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A、C为不及物动词的使用用法,D为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8.“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包括我在内,总共是16名。下面讲到的人员情况,无论是否把我计算在内,都不会有任何变化。在这些医护人员中: (1)护士多于医生。 (2)男医生多于男护士。 (3)男护士多于女护士。 (4)至少有一位女医生。 这位说话者是什么性别和职务?(  ) A.男医生 B.女护士 C.男护士 D.女医生 【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由男医生多于男护士,男护士多于女护士,和护士多于医生,推出男医生数量男护士数量女护士数量女医生数量。由于l6人中,护士多于医生,则护士最少9人,医生最多有7人,可知男医生只能是6人,女医生只能是1人,进而推得男护士5人,女护士4人。又由于“无论是否把我计算在内,都不会有任何变化”,因为女医生只有l人,如果她是说话人,如果不把她计算在内,那么就没有女医生了,不满足条件。只有她是女护士的情况可以符合题意。 9.“古之人不余欺也”中的“余”属于词类活用中的(  )。 A.宾语前置 B.谓语前置 C.成分省略 D.定语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