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名著阅读状况调查与思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中现代散文解读与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现代文学作品教学策略”,这是一个大话题,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首先“教学策略”就是一个泛化概念。国内外学者对它有很多界定,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
施良方:“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教学策略要根据教学情境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随时发生变化。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学策略都涉及到如何提炼或转化课程内容的问题。”
袁振国:“所谓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
和学新:“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另外我们还能搜索到几十种解释 , 归纳起来可以认为 : 所谓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
其次是“文学作品 ” 中西方界定也有明显差异,中国传统认为是四分法。再加上“现代”和“初中语文”的限定,更有一种“做起来容易,说起来难”困惑。为了“说”和“做”都有操作性,我们把它限定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上,具体说就是小说和散文,准确说我们重点以散文为例。其实这不是偷懒,说来也有一定依据。
一、教学意义与教学问题
1. 《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 阅读目标: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 课标 》关于教学建议: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 课标 》关于评价建议:
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在 7 — 9 年级,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文学作品教育是《课标》的要求,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更重视文学教育。曾经一度我们的教材就叫《文学》。
2. 教材设置
今天我们的教材虽然包容的内容更宽泛了,尽管包容不少非语文的东西,但文学教育的地位并没有动摇。我们以人教版实验教材为例作了个统计,“现代文学作品”的比重和《课标》的要求还是一致的。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现代文学作品统计
年级 单元 课题 题材 主题 目标 七 年 级 上 册 第 一 单 元 ﹡在山的那边 走一步,再走一步 ﹡ 短文两篇(蝉、贝壳) 紫藤萝瀑布童趣 诗歌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体味人生 关爱生命 (憧憬、体验和思考) 1.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 2. 提高朗读能力(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读出语气) 第 二 单 元 理想 ﹡ 短文两篇(行道树、第一次真好) 诗歌 散文 体味人生 (理想、信念、修养) 练习朗读 学习表达技巧 第 三 单 元 春 济南的冬天 ﹡ 夏感 ﹡ 秋天 散文 散文 散文 诗歌 关注自然陶冶美感 品味优美语言 朗读、揣摩欣赏精彩的句段词语 第 五 单 元 风筝 羚羊木雕 * 散步 * 散文诗 (金色花、荷叶) 散文 散文 散文 丰富多样的亲情 感知内容 语言积累和写法借鉴 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 第 六 单 元 皇帝的新装 天上的街市 、 静夜 * 女娲造人 *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童话 诗歌 传说 童话 激活想象力 朗读默读 调动创新思维,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七 年 级 下 册 第 一 单 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爸爸的花儿落了 * 丑小鸭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未选择的路 散文 散文 童话 诗歌 诗歌 成长启迪 (回忆、向往、烦恼) 整体把握内容 体味文中的情感 学习表达技巧 第 二 单 元 * 黄河颂 最后一课 *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 土地的誓言 诗歌 小说 散文 散文 爱国感情 整体感知内容 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第 四 单 元 社戏 安塞腰鼓 * 竹影 * 观舞记 小说 散文 散文 散文 关注文化艺术,提高文化素养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品味、积累优美的语言 第 五 单 元 伟大的悲剧 荒岛余生 * 登上地球之巅 * 真正的英雄 传记 小说 传记 演讲 探索自然奥秘 快速默读 抓住主要信息 概括内容要点 第 六 单 元 珍珠鸟 斑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