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高考专题练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三、一轮复习专题练习----化学反应原理
一.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1.在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
B.△H>0表示放热反应,△H<0表示吸热反应
C.l mol H2SO4与 l mol 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
D.1mol H2与0.5 mol O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
2.已知25℃、10lkPa条件下: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3.已知C(金刚石,S) C(石墨,S); △H= —1.89KJ/mol
C(金刚石,S)+O2(g)=CO2(g); △H= -aKJ/mol C(石墨,S)+O2(g)=CO2(g); △H= -bKJ/mol,根据上述反应事实所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a=b B.ab C.ab D.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4.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H2SO4(aq)+BaCl2(aq)=2HCl(aq)+BaSO4(s);△H<0
B.CH3CH2OH(l)+3O2(g) 2CO2(g)+3H2O(l) ;△H<0
C.4FeOH2(s)+2H2O(l)+O2(g)=4Fe(OH)3(s) ;△H<0
D.3Cu(s)+8HNO3(aq)=3Cu(NO3)2(aq)+2NO(g)+4H2O(l) ;△H<0
5.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2e— +2OH—= Zn(OH)2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OH)3 —3e— + 5 OH— = FeO + 4H2O
C.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mol K2FeO4被氧化
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6.用两根石墨电极分别插入盛有氯化铜溶液的U形管中,接通电源,则关于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描述正确的是 ( )
A.阳极:有Cl2放出 B.阴极:有H2放出
C.阳极:有O2放出 D.阴极:有Cu放出
7.下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其中燃料电池采用KOH为电解液,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也是可以循环的
B.燃料电池系统产生的能量实际上来自于水
C.水电解系统中的阳极反应:4OH—―4e-=2H2O+O2↑
D.燃料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H2-2e—+2OH—=2H2O
8.乙醇燃料电池中采用磺酸类质子溶剂,在200℃左右时供电,电池总反应为:
C2H5OH+3O2=2CO2+3H2O,电池示意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质子向电池的负极迁移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b极沿导线流向a极
C.a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C2H5OH+3H2O+12e-=2CO2+12H+
D.b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4H++O2+4e-=2H2O
9.一种大型蓄电系统的电池总反应为:2Na2S2+NaBr3 Na2S4+3NaBr,电池中的左
右两侧为电极,中间为离子选择性膜(在电池放电和充电时该膜允许钠离子通过);放电前,被膜隔开的电解质为Na2S2和NaBr3,放电后,分别变为Na2S4和NaB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充电过程中,Na+ 离子的流向为从右到左
B. 充电过程中,阳极的电极反应为:3NaBr –2e- = NaBr3 + 2Na+?
C. 放电前,左侧电解质为Na2S2,右侧电解质为NaBr3
D. 放电过程中,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10.某甲烷一氧气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右图所示,该电池的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碳制成,以30%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气体由多孔碳隙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其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H4极是电源的正极放电材料
B.若b处通人的气体为氧气,则B极为正极
C.若有2 mol电子发生转移,则消耗的O2为5.6 L(标准状况)
D.放电一段时间后正极附近溶液的c(H+)增大
11.如图:X为单质硅,Y为金属铁,a为NaOH溶液,
按图组装一个原电池,下列说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