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高考特色串讲 主题六 关注三农,重视民生.ppt

发布:2017-05-19约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主题六 关注三农,重视民生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三农”问题关系到民生改善、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促进社会的和谐。“三农”、民生、和谐问题是近年来高考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与此热点相关的古今中外历史上农业生产模式、重农措施、土地制度、经济结构及生产关系、民生思想及举措等成为命题考查的重点。 [主题解读] [命题视角] 视角一 从变化角度考查古今中外农业经济特色及经济政策的影响 【考情荟萃】 2014年:浙江卷第38题考查对明清农业经济发展特色及政策的理解;天津卷第12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特点及影响。2013年:浙江卷第38题,考查古代近代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天津卷第14题考查近代英国土地关系的两次重大变化及英国农业现代化以及工业革命所产生的影响等。 【考题例证】 (2013·天津文综,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汤申家族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出租牧羊场。16世纪初,该家族出租了16个牧羊场。……汤申家族还按照资本主义方式从事经营活动。1516年,该家族养羊数量达1.8万只,从中得到了丰厚的收入。 ——摘编自沈汉《英国土地制度史》 材料二 1660年代至1760年代,英国东部地区发生了农业技术革命。其中一项新技术叫做“四区轮作制”,即分别在农场的四块土地上种植芜菁、小麦、萝卜、大麦,四年里轮流更换,不让任何地块休闲,同时又能保持地力。 下表是对1660年和1760年英国东部粮食产量的一种估算。 年份 小麦 稞麦 大麦 燕麦 1660 12.8 14.1 13.9 13.1 1760 25.5 25.0 30.9 38.3 ——摘编自《历史研究》2012年第3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汤申家族拥有的牧场较多,可能与当时英国什么经济运动有关?汤申家族属于哪个社会阶层? (2)材料二中的“四区轮作制”能推行,需以什么样的土地关系为前提?指出英国农业技术革命所产生的结果。 (3)综上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土地关系和农业生产的变化对英国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这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命题立意 本题通过图文材料,考查近代英国工业革命前土地关系的变化和农业生产的变化及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借鉴和启示,明显考查了“三农”热点问题。 解题突破 第(1)问,依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和“出租牧羊场”“按照资本主义方式从事经营活动”等关键信息不难判断;第(2)问,“前提”应结合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从英国的土地所有制角度分析;“结果”可依据材料表格中的信息归纳;第(3)问,要注意材料涉及的土地关系的两次重大变化,然后分析对英国农业现代化以及工业革命所产生的影响,并进而总结历史经验,为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答案 (1)圈地运动。新贵族。 (2)大土地所有制。粮食产量大幅增加。 (3)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和资金;大农场的形成有利于农业技术革命;农业产量的提高有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农业走规模化经营道路更能适应现代化需要。 【深化必备】 中外历史上有关“三农”问题链接点 (1)中国古代重农措施;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的发明、改进;农作物的培植、引进和推广所涉及的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与重农抑商政策;经济重心南移过程、原因和影响。 (2)中国古今土地制度: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和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土地制度的主张、评价,如古代土地兼并、近代太平天国的平均主义、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等。 (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经济建设:国家对农村生产关系四次调整(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发展状况的曲折过程及其原因,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的成功与失误。 (4)世界近现代有关农业、民生的举措:英国圈地运动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影响;工业革命对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罗斯福新政、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农业政策;苏联斯大林模式与解决民生问题的探索的失误等。 视角二 从古今中外农业生产资料的变化隐性考查“三农”问题 【考情荟萃】 2012年:四川卷第39题考查古代中国、近现代美国农业科技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举措及特点等。2011年:安徽卷第35题对古近代、现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变化及农业生产状况变化的考查等。 【考题例证】 (2011·安徽文综,35)马克思说:“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