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7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考点二 考点一 1.(2015·广州一模)某中外合资公司规定,每年将利润的10% 作为年终一次性奖金发给员工,其构成如下图。从一个侧 面可以看出,该公司 ( ) ①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缩小员工收 入差距,落实同工同酬 ③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 注重公平④注重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解析】某中外合资公司每年将利润的10%作为年终一次性奖金发给员工,是按生产要素中的劳动要素参与的分配,①说法正确;劳动生产率提高,公司的利润就高,员工就可以多得到奖金,体现了注重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④说法正确。题中该公司的行为不能缩小员工收入差距和落实同工同酬,②与题意不符;③在题干中未体现。故正确答案是A项。 A 考点二 考点一 2.国务院下发文件进一步规范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的政策得到初步落实。这项政策有利于增加农民的 ( ) A.转移性收入 B.经营性收入 C.财产性收入 D.工资性收入 【解析】所谓财产性收入,主要是指居民通过自己拥有的动产和不动产,进行投资而获得的收益,它既包括财产增值收益,也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收益。通俗地说,财产性收入就是人们投资理财所获得的收益。故选C项。 ? C 考点二 考点一 考点二 效率与公平 要点归纳 (1)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3)措施: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②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1.收入分配公平——是什么 (1)含义: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考点二 考点一 (2)认识我国的收入差距及其现状: 考点二 考点一 2.重视社会公平的依据 (1)有利于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2)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劳动效率的积极性,才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4)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体现,也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 (5)它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 考点二 考点一 如何全面把握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经济意义? (1)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看: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社会公平的维护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2)从分配与消费的关系看:社会公平的维护,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利于扩大内需,引导生产。 (3)从分配与生产的关系看:社会公平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 (4)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看:社会公平的维护,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5)从科学发展观看: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要求和体现。 考点二 考点一 3.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1)生产决定分配,要实现分配公平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为实现分配公平奠定物质基础。 (2)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考点二 考点一 (3)重要举措:①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因此,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②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