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课件.ppt

发布:2017-04-22约2.92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基础整合 基础梳理 网络构建;(2)地位 ①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②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3)客观必然性: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前提: 。 ②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 的发展水平。 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 。 (4)意义 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 和 ,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 ,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 的社会地位。 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内容:劳动、 、技术、 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辨别区分 按劳分配≠公有制中的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也会存在非劳动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非公有制经济???的劳动收入不能称为按劳分配,而称为按劳动要素分配。;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收入分配公平 ①要求:收入分配 ,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 ,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②意义: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________ 的体现。 (2)维护社会公平的措施 ①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方法技巧 数字化记忆   对于内容较多的知识,可以进行数字化记忆。这样思路更清晰、更利于检索、提取和调动。;③再分配;2.兼顾效率与公平 (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二者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 。 ②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 。 (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 ,又要 。 ②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 ;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 ;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 ,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网络构建;考点突破 精讲考点 典题例练; 分配制度;2.几种不同的分配方式;易错辨析;命题探究;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现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②④说法正确;鼓励通过互换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稳步推进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试点,从根本上说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结果,③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按劳分配,①说法不符合题意。答案为D。;命题角度2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解析: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这一部分收入是农民凭借土地所获得的收入,故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土地要素,“土地换股权”模式也有利于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故①④符合题意,排除②;③观点错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没有发生改变。答案为D。;效率与公平;(4)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角度看: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5)从科学发展观角度看: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6)从经济发展方式角度看: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投资、出口与消费协调拉动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 (1)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 制度。 (2)初次分配中的重要举措: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3)再分配中的重要举措: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4)根本途径: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提供物质基础。;4.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差距状况及调控政策;5.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辨别区分 区分关于分配的几个名词 ;易错辨析;命题探究;技法指导 正确解读材料信息是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