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晚第四纪深切谷研究综述.pdf

发布:2017-04-19约2.13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SSN 1009-2722 海洋地质动态 第 25 卷第 7 期 CN37-1118/ P M arine Geo logy Letters Vol 25 No 7 文章编号: 1009- 2722( 2009) 07-0014- 06 晚第四纪深切谷研究综述 徐 刚1 , 刘 健2, 李安龙1 , 韩宗珠1 , 孔祥淮2 (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青岛 266100; 2 青岛海 洋地质研究所, 青岛 266071) 摘 要: 关于深切谷的形成因素, 考虑较多的还是海平面变化的影响, 此因素也是大家一 直都非常认可的; 对于气候和构造运动等因素对深切谷形成和充填的影响, 目前研究的比 较少。冰后期深切 谷开始充填, 但对于其 充填模式 存在较大 分歧, 目前国外 流行的是 Zaitlin 等建立的波浪型河口湾深切谷充填模式, 但此模式不能应用于沙量丰富的大河河 口湾, 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种理想的深切谷充填模式。晚更新世以来, 海平面经历了半个 变化周期, 却在深切谷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海侵、海退沉积序列, 但对其初始海泛面和最 大海泛面的确定, 大多数学者的观点不是很统一, 对于体系域的划分也存在一些分歧。 关键词: 深切谷; 充填序列; 层序地层学; 晚第四纪 中图分类号: P512. 31 文献标 识码: A 深切谷一词最早由 Fisk 等提出, 并在 1955 化史, 确定沉积区的沉积演化。另外, 深切谷也 年用于描述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第四纪晚期深切 常常是油气及金、铅、锌、钒等的富集场所, 是勘 谷的特征[ 1] 。深 切谷 ( Deeply Incised V alley ) 探的重要目标; 同时, 它包 含丰富的古 环境信 是河流体系响应于海平面的变化, 以及在构造 息, 是研究古环境变化值得重视的层序类型, 故 运动和气候的影响下, 在河口三角洲地区形成 对深切谷的研究, 无论是在理论上, 还是其应用 [ 4-6] 的深切水道或者深切河谷, 并可通过暴露陆架 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向海洋盆地方向延伸或由海岸带向陆地方向延 伸[ 2] 。大河深切谷的深度一 般为 60~ 100 m, 1 深切谷的成因 最大可逾百米, 谷底起伏, 高差可达 10~ 20 m, 具有向海倾斜的自然坡度[ 3] 。 末次冰期低海平面期间, 海平面低于现今 随着 20 世纪 80 年代初层 序地层学的 兴 约 120~ 130 m, 剧烈的海平面下降, 降低了河 流的侵蚀基准面 基准面下降 河流侵蚀切割 起, 对深切谷的研究也日渐深入。深切谷的研 , , 下伏地层 形 成底部为 区域不整 合面 的深切 究可以确定层序界面类型, 划分地层层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