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理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doc

发布:2017-04-19约3.6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绪论 1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而产生心理现象的物质过程的科学。 2德国学者威廉·冯特在1874年出版了《生理心理学基础》一书,指出“科学的心理学就是生理心理学”,这部著作实际上是生理心理学学科诞生的标志。 3神经生理学理论:巴普洛夫开创了经典条件反射的实验工作。 4生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心理学、神经科学和信息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 1神经元定位的两种基础重要的方法:①神经细胞染色法 ②神经束路追踪技术 2功能性磁共振fMRI: 原理:大多数的fMRI实验基于血氧水平依赖(BOLD)的对比原理。 特点:fMRI技术具有高空间分辨率。 3事件相关电位ERP: 原理:一般认为ERP主要由大量神经元的突触后电位同步形成。 应用:ERP是直接测量脑组织反应的直接电信号,时间分辨率高;但空间分辨率低。 神经元的电活动与信息交流 1静息电位:指神经元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表示方法是以细胞外电位设为“零”,膜内相对的电位值,约为﹣90~﹣70mV。 2细胞内外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极化。 3 动作电位特征:①“全或无”现象 ②全幅式传导性 ③不可叠加性 生理心理学的神经基础 1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由脑和脊髓构成。脑又由大脑(又称端脑)、丘脑、下丘脑、中脑、脑桥、小脑、延髓七部分构成。 2基底神经节包括:尾状核,壳核和苍白球。 3苍白球和壳核合称为豆状核。 4大脑皮质的结构和功能:①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第44、45区 ②听觉性(感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第22区 ③视觉性语言中枢,角回第39区 ④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第8区 5 边缘叶包括隔区(胼胝体下区(下回)和终纹旁回)、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和齿状回等。 边缘系统包括杏仁核、下丘脑、上丘脑、背侧丘脑前核和中脑被盖等。 6由于大脑皮质的高度发展,低位皮质或核团的许多复杂功能逐渐上移到高位皮质,边缘系统的作用退居到从属地位。但高位皮质仍通过边缘系统控制着个体基本的学习记忆、情绪反应、内脏活动以及一些本能行为。 7大脑侧性优势是指大脑功能的不对称性,其涵义是大脑的复杂功能在左右半球之间有一定的分工。大脑两侧半球功能是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代偿的,大脑各种心理功能的完整反应都是两侧大脑半球协调活动的结果。 感知觉生理心理(视觉) 1视网膜由四层细胞组成,从最外向内分别为:色素细胞层、感光细胞层、双极细胞层和神经节细胞层。 2三原色编码:红、绿、蓝为三原色 3大多数灵长类的神经节细胞都可分为三类:小细胞神经元(P细胞)、大细胞神经元(M细胞)和颗粒细胞(K细胞) 4视觉信息在视网膜内初步加工后,通过视神经传入丘脑,在丘脑内分成两条通路,约90%视觉纤维止于外侧膝状体后投射到视皮层,形成视网膜—外侧膝状体—皮层通路;其余部分进入中脑上丘和顶盖前区等皮层下结构,形成了视网膜—皮层下通路。 5视觉系统中的感受野是指能够引起某个神经元发生反应的视网膜区域,也就是某个神经元能够“看到”的那部分视野,只有光线落到这个视野范围的,才能引起该神经元的兴奋。 感知觉生理心理(听觉) 1螺旋器又称柯蒂器,是把震动转换为神经冲动的关键部位,由基底膜上的内侧毛细胞和外侧毛细胞以及支持细胞组成。 2听觉的传入通路非常复杂,至少包括四级神经元。内侧膝状体换成第四级神经元,其神经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颞叶听觉中枢。 3咸味的感受器是一种简单的Na+通道。 4酸感受器:K+(钾)通道的关闭防止了向外K+的流动,引起膜的去极化,从而引起动作电位。 5每侧前庭器官包括球囊,圆囊和三对半规管。球囊和椭圆囊的囊斑和半规管的壶腹嵴是感受装置。球囊和椭圆囊的囊斑可感受直线加速度,对重力有反应,并且可以使大脑感知我们头的方向;壶腹嵴则接受角加速度的刺激。 6球囊和椭圆囊的生理功能:感觉细胞的顶部分布着两种感觉纤毛,静纤毛和动纤毛。 7躯体感觉的传导通路三级神经元是丘脑。 注意的生理心理 1注意的功能:①选择功能 ②维持功能 ③调节和监督功能 2注意的选择功能:①知觉选择模型-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 ②反应选择模型 ③多阶段选择理论 3注意有关的脑区:大脑额叶、脑干网状结构、边缘系统等与注意关系密切。 4注意网络学说:注意是通过一些脑区的神经网络活动来实现的,美国科学院院士波斯纳在大量心理学和生物学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注意网络学说,将注意的脑机制概括为三个功能网络①定向网络②执行网络③警觉网络 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