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一章第三节.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理想 流沙河(原名余勋坦 )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 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 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现崇高的理想: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平凡的工作做起。 1、立志当高远 2、立志做大事 3、立志须躬行 立 志 就是为实现人生目标而确立的远大志向,就是确立理想信念。 “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 和曲折性 (一)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一条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理想 现实 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从理论上说体现在三点上:一是理想来源于现实, 二是理想高于现实, 三是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理想与现实的对立 理想不等于现实;现实也不等于理想。 如果理想就是现实,理想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反之,如果现实就是理想,人们就没有了奋斗目标。 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理想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成为未来的现实。 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莫用理想来否定现实莫用现实来否定理想 认识偏向一: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 认识偏向二:当发现现实与理想有很大差距的时候,就对感觉理想太“渺茫”,太“不实际”,而放弃理想。 产生原因:没有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分析矫正:理想总是美好的,现实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理想和现实本不同。再美好的理想也是从现实发展而来的,现实不非一无是处,定存在合理的因素。正确的做法是立足现实,努力改造现实,逐步实现理想。 (二)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三)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结束语 我们常说要乘着理想的翅膀,既然理想是用来放飞的,就不要怕高。青年人是充满追求与激情的一代,青年时期又是如此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时期,所以有理想不要只在心中荡漾,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就让远大的理想尽情释放。 愿每一个同学都能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让青春无悔!让你们的人生绽放光彩! 作业: 1、请总结本章要点。(整理课堂笔记)2、谈谈怎样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理想+坚持=理想的实现 谁能够坚持到底,谁便能够取胜。许多伟大的成就无一不是坚持和等待的结晶。只要你能坚持一天,胜利的希望就会多增一分。 理想+乐观积极的态度、不断进取的决心=理想的实现 理想+正视现实=理想的实现 《一根鱼竿和一篓大鱼》 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眼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寻找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经过遥远的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懂得面对现实。 要使理想开花结果,必须用辛勤的汗水来浇灌。 ———————————————————— 在人生实践中,青年仅仅有对美好理想的向往是不够的,还必须对社会发展规律有正确的认识,对科学理想的实现坚信不疑。 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与钢铁般的意志,比博学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