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形工艺基础-(铸造成形工艺理论基础).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铸件特殊位置的裂纹示意图 裂纹的常见部位: 冷裂示意图 热裂示意图 铸件的裂纹与防止 ①热裂纹:接近固相线的高温下形成。 特征:短而宽、形状曲折、呈氧化色。 产生:晶粒间有少量液体,强度很低,机械应 力超过强度。(落砂前) 热裂纹在铸钢、铝合金中常见。 防止: 材料--选择凝固温度范围小、热裂倾向小的合 金,减小S含量。 结构--降低凝固过程中的应力。 型砂--增加退让性。 ②冷裂纹:较低温度下(400℃以下)。 特征:细小、连续直线,呈轻微氧化色或金属光泽。 产生:(落砂前后) 热应力和机械应力,受拉部位或应力集中处。 壁厚差大,形状复杂,大的薄壁件易冷裂; 灰铸铁、白口铸铁、高锰钢易冷裂。 防止: 合理设计铸件结构;降低内应力;减少P含量;落砂后及时消氢处理;防裂肋。 三、小结 合金的收缩:缩孔、缩松、形成原因。 内应力、变形、裂纹:应力和 变形规律。 定向凝固与同时凝固。 合金的吸气性 铸造缺陷的简介 作业: P15 (5),(6),(7)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 主讲 智小慧 2011年9月 机械分院 第一篇 金属的铸造成形工艺 第一章 铸造成形工艺理论基础(二) 主要内容: 一、上节内容回顾 二、合金的收缩性 三、小结 一、内容回顾 铸造的特点:形状、材料、大小、批量不受限制,成本低。 砂型铸造、特种铸造 影响充型能力的主要因素: (1)合金的流动性(化学成分、凝固方式) (2)浇注条件 (3)铸型填充条件等 二、合金的收缩性 1、合金收缩的概念 2. 收缩的分类 3、影响合金收缩的因素 4、铸件中的缩孔与缩松 5、铸造内应力及铸件的变形和裂纹 1、合金收缩的概念 定义:合金在浇注、凝固直至冷却到室温的过程中体积或尺寸缩减的现象。 导致缺陷:缩孔、缩松、变形、裂纹。 三个阶段:液态收缩:ε液 :T浇~T液之间 凝固收缩: ε凝: T液~T固之间 固态收缩: ε固 : T固~T室之间 2. 收缩的分类 体积收缩:体收缩率,液态、凝固收缩。 导致缩孔、缩松。 尺寸收缩:线收缩率,固态收缩。 导致变形、裂纹、内应力。 铸钢收缩率灰铸铁 3、影响合金收缩的因素 (1)化学成分 铸钢收缩率灰铸铁 (2)浇注温度 T浇↑,过热度( T浇-T液)↑,ε液(液态收缩) ↑,收缩率↑ (3)铸件结构和铸型条件 自由收缩 受阻收缩(收缩率较小) 受阻的原因:铸件各部分冷却速度不同?收缩不一致?相互约束、产生阻力; 铸型、型芯?机械阻力 铸件结构复杂↑ ,铸型硬度↑ ,芯骨粗大↑ ,则收缩阻力↑ ,收缩率↓ 4、铸件中的缩孔与缩松 (1)缩孔与缩松的形成 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容积得不到补足。 ①缩孔的形成 液态金属充满铸型?铸件外壳?液面下降?最后凝固部位 图1-5 缩孔的形成过程 特征:集中孔洞,呈倒锥形,内表面粗糙。 纯金属、共晶成分合金易形成缩孔。??? 图1-5 缩孔的形成过程 ②缩松的形成 凝固前沿凹凸不平?数量众多小液体区?缩松 特征:细小分散孔洞。 宏观缩松:肉眼或放大镜,中心线附近。 显微缩松:显微镜,晶粒间,分布广泛。 图1-6 缩松的形成过程 结论: 逐层凝固?缩孔,糊状凝固?缩松。 结晶区间(凝固温度范围) ↑ ? 缩松??? 。 (2) 缩孔和缩松的防止 ①缩孔的防止 缩孔的危害:减小铸件承载面积,降低承载能力。 防止方法:冒口+ (冷铁)?定向凝固。 定向凝固:厚大部位安放冒口,远离冒口的部位最先凝固,靠近冒口部位后凝固,冒口本身最后凝固。 冒口 作用:(1)控制凝固方向;(2)补缩。 位置:厚大部位(热节处) 冷铁 作用:加速铸件局部冷却,控制凝固方向,不补缩。 位置:不易放冒口的热节处。 外冷铁:可重复使用,安放在砂型中。应用多。 内冷铁:不可重复使用,材质与铸件相同,熔合 在铸件内。用于不重要的铸件中。 形状复杂的铸件可设置多个冒口、冷铁。 冒口、冷铁的用法 图1-8 阀体铸件的定向凝固 冒口、冷铁的用法 内置冷铁法 外置冷铁法 ②缩松的防止 缩松的危害:影响铸件的气密性。 防止方法: 加大冷却速度——热节处安放冷铁, 砂型局部表面涂敷激冷涂料。 加大结晶压力——破碎枝晶,减少流动阻力。 只可部分防止缩松。 5、铸造内应力及铸件的变形和裂纹 (1)内应力的形成 固态收缩?内应力?变形和裂纹 σ>σs产生变形,σ>σb金属断裂。 按照形成原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