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简答题、分析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15分
(一)
1、修辞与审美活动的关系
修辞与审美活动的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修辞活动要遵循美的规律,符合美的原则;一是好的修辞能激发交际对象的审美活动引起美的愉悦。首先,从修辞行为主体的角度看,好的修辞活动就是创造美的活动,其次,从修辞接受者的角度看,修辞的欣赏,也伴随着审美活动,而且也伴随着美的再创造。此外,言语艺术也是美学研究的对象。
、修辞与心理学的关系
(1)修辞本身就是一个以语言为媒介的心理活动过程,修辞主体的修辞行为和修辞对象接受修辞成果,都伴随着心理活动
(2)修辞活动会受修辞主体和修辞对象双方心理因素的制约。
(3)修辞活动是修辞活动参与者心里互动的结果词语锤炼的目的
准确明白稳妥和谐?形象鲜明?? (4)新鲜生动
指出鲁迅作品的句子中活用了什么成语,并加以说明
中国也真有一班人在恐怕中国有一点生气;用比喻说,此之为“虎伥”。(《徐懋庸作〈打杂集〉序》)
答:“虎伥”是“为虎作伥”的紧缩。紧缩之后,动宾结构的短语变成了偏正结构的名词,送给那班扼杀中国生气的人,恰如其分,而且格外精警动人。
、指出鲁迅作品的句子中活用了什么成语,并加以说明因为一方面是“自视太高”,于是别方面也就“求之太高”,彼此“忘其所以”,……(《隐士》)
答:“忘其所以”则是由“忘乎所以”改造而来。 “忘乎所以”一般是就一方而言,这里把“乎”改为“其”字,与前面指双方的主语“彼此”严格保持一致,表意更为准确,并且十分熨贴自然。
、指出鲁迅作品的句子中活用了什么成语,并加以说明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有些桀骜锋利的。(《记念刘和珍君》
答:“桀骜锋利”中的“桀骜”节取自成语“桀骜不驯”,“锋利”当是由“锋芒毕露”中节取了“锋芒”,但因“锋芒”系名词性,不完全合乎需要,又改造成为“锋利”。所以要省去“不驯”和“毕露”,显然因为这些字眼具有明显的贬义,不适合于表达作者对进步学生的感情。而新组的“桀骜锋利”一词,则准确地表达了作者想象中的刘和珍那种勇于抗争的斗士形象,恰当地表现出作者的感情。
、指出鲁迅作品的句子中活用了什么成语,并加以说明不能“心照”,而又不能“不宣”,从此口舌也就多起来了。(《隐士》)
答:成语“心照不宣”的分用。分用之后,中间下一转语,指出“口舌多起来”的原因所在,辛辣地讽刺了所谓“隐士”与非隐士的争吵。
、指出鲁迅作品的句子中活用了什么成语,并加以说明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为了忘却的记念》)
答:“延口残喘”系由“苟延残喘”节用而成,因为“苟延残喘”这一成语中“苟”字有明显贬义,不宜用于自身,所以把它省掉,只取“延残喘”的意思———维持生存,而内在的涵义则是继续战斗。
、简述反义词的类型。
要点: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成对的经常并举、对待位置的词
8、简述运用成语需注意的地方。
要点:对含有典故或意含褒贬的成语,要格外注意;注意成语的定期性,不随便改动成语,生造成语、简述常用文言虚词“其”的主要用法。
要点:作定语;作宾语;虚指,作为动宾结构中间的字,起加强语气、调整音节的作用
10.词语修辞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精心选择,精心选择词语并不是要我们去标新立异,出奇制胜,而是要我们在普通平易的词语中去寻找。2、巧妙配合,词语的使用除了精心的选择以外还要十分注意相互之间的配合。3、灵活运用,灵活地变通词语的用法,也是一种创新。
11.成语活用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1、套用,套用就是改换成语的某个语素,以改变成语的意思。2、谐音,谐音就是创造一个和原来成语读音相同或相近的“成语”,引起联想,使人感到新鲜。3、拆离,是指把原来的成语拆开,其中插入别的词语,构成相互照应的语段。4、易序,改变成语语序,造成一个成员相同、次序不同的新“成语”。
(三)
1、简述句子修辞的目标
(1)切合题旨?? (2)适合对象?? (3)符合交际主体身份??? (4)连贯流畅??? (5)适应语体和风格
、长句有什么特点?
长句的特点:1、信息丰富。长句词语多,结构复杂,所以能负载较多的信息2、气势充畅。长句内容较多,常常蕴蓄丰富的情感,读来显得很有气势。3、脉络分明。运用长句可以使句子的脉络清楚地显示出来,既突出句子的主要信息,又使其内部的关系表现得很明晰。
设问句和反问句的联系和区别设问句和反问句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设问句是指先提出问题,接着把答案说出来,自问自答的句子.它的修辞作用主要是引起对方的注意.反问句是用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它的修辞作用主要是表现较强的语气和感情色彩、修辞格的作用
(1)赋予句子以信息和美感双重价值。?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