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六年级作文〔三〕:状物.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状物
你注意过身边的一草一木、一石一鸟吗?你仔细观察过吗,你又是怎样观察的?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你会发现身边的很多事物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值得你仔细观赏、用心体会,哪怕是不起眼的一滴露水、一片落叶、一只蚂蚁、一块橡皮 … …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不会观察就不会写作。写好状物的文章,就要从学习观察入手。
一、习作指导
(一)按“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观察——理清状物线索,言之有序
拿出一件物品,给你几分钟时间观察,然后将物品拿走,你能说出它的大概样子与特点吗,如果想不起来了,说明你在观察时条理不够清晰,也不够仔细。
我们初次接触新事物,总有第一印象、第一感觉,这是我们的整体感知所得。它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往往是事物最突出的特点,所以不可忽视这第一印象、第一感觉。但此时的印象是大致的,是粗略的,就好似从远处看觉得它很美观。到底哪里美观,走近了看,才能看清楚。
要想进一步了解事物的特征,我们就得把事物划分成若干部分进行仔细的观察。为了更好地描述观察对象,让它们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要学会有条理的观察。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内到外等顺序观察,既有助于我们观察得仔细,也有助于我们有条理地描述事物的特征。比如上面提到的台灯,到底怎么美观呢,我们可以自下而上分成底座、拉杆、灯罩、灯管等几部分来观察。在观察其中某一部分时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台灯有强弱光开关,有小闹钟,拉杆可以伸缩。原来台灯设计合理、制作精美,这才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经过我们细致地局部观察,我们回过头来整体看看这件事物,或许又有了新的印象、新的评价。再次整体观赏,我们不光觉得台灯设计合理、制作精美,想到它能带来光明、显示时间、调节明暗,能为我们的学习、工作带来方便,喜爱之情便油然而生了。
(二)变换观察角度 —— 展现立体视觉,言之有形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的这两句诗清楚地告诉我们:一样事物,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观赏,看到的样子就不同。写作时,我们要把事物写得丰满立体、三维清晰,就可以变换角度来观察。通过正面、侧面、上面、下面、前面、后面、里面、外面等多角度的透视,明确对象的整体结构及主要特征,做到胸有成竹。
观察越细腻越好,但写作时要避免“面面俱到”,应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
(三)调动多种感官观察 —— 领略事物神韵言之有味
我们每个人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等都是身体上重要的感觉器官。 观察时,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用鼻子嗅,用耳朵听,用手触摸,用心感受,通过积极调动其他感官,帮助我们认识事物,领略其神韵。如介绍一个音乐盒,除了观察音乐盒的外形特征,还可以用手拧一拧发条,让音乐盒里可爱的小精灵随着轻快的音乐舞动起来,我们会沉醉在这美妙的音乐之中,仿佛自己就是那个翩翩起舞的小精灵。写作时,如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穿插起来记叙,文章读着就像“五香牛肉”,越嚼越香,越嚼越有味。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掌握了以上几种观察(写作)方法之后,我们便能准确把握事物的外形特征,生动形象地将事物描述出来,使“物”活灵活现,跃然纸上。但状物文章的最高境界应是“物我合一”,即“我就是物,物就是我”。常用的方法有:状物抒情、借物言志等。这些方法对初学者来说有些难度但是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做起,尝试着在描摹的同时,穿插联想、想象,流露自己的思想感情,逐渐学会这样的写作方法。
二、好词好句
敏捷 悠闲 轻盈 淘气 滑腻腻 滴溜溜 羽毛丰满
展翅高飞 温顺听话 步态蹒跚 拍水戏闹 忽闪忽闪
欢蹦乱跳 伶俐机灵 小巧玲珑 燕尾如剪 体态修长
小松鼠的模样可爱极了!它有一双乌溜溜的晶莹透亮的眼睛,眼睛两侧各有一条白线。一个粉红色的小鼻子不停地东闻闻西嗅嗅。它的背上是黑白相间的条状花纹,肚皮的毛却是雪白的,油光发亮。一条漂亮的毛茸茸的尾巴拖在屁股后面,显得格外的精神。
我静静地读着书,眼前像打开了五彩的画,广阔的世界向我招手,我兴奋地遨游其中,乐而忘返。忽然像一阵风,像一片落叶,一只美丽的鸽子轻轻飘飘地落在地面上。
小鸭子遍身松花黄,放在地上,便蹒跚地行走。它们边走边“嘎嘎嘎”地互相响应,总是走在一起,十分亲昵。
三、范文
那小子真帅
那小子真帅!谁呀?就是我们家里最受爸爸宠爱的“乖儿子”、妈妈的“心肝宝贝”、我的“可爱老弟”,超级无敌大帅哥——毛毛,我们家的一只小狗。
“当当当当——”,帅哥闪亮登场了。看,它全身长满长长的、雪白的毛,脖子下面的毛呈心形,好像一头雄狮,又好像圣诞老人雪白的胡子。尾巴像个大刷子,永远摇啊摇,那是狗狗表示友好的语言。
毛毛是个双眼皮男生,那双乌溜溜的大眼睛仿佛会说话。当你呼唤一声“毛毛”时,不论它在家里的什么地方,都会迅速地、颠儿颠儿地跑到你身边,歪着头用询问的目光看着你,好像在说:“主人,有什么事吗?”如果你手上有一根香肠——那是它最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