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曲柄连杆机构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功用是把活塞、连杆传来的气体力转变为转矩,用以驱动汽车的传动系统和发动机的配气机构以及其他辅助装置。 曲轴基本上由若干个单元曲拐构成。一个曲柄销,左右两个曲柄臂和左右两个主轴颈构成一个单元曲拐。单缸发动机的曲轴只有一个曲拐,多缸直列式发动机曲轴的曲拐数与气缸数相同,V型发动机曲轴的曲拐数等于气缸数的一半。多数发动机的曲轴,在其曲柄臂上装有平衡重。 2.作用 发动机曲轴 如图2-34(a)所示四冲程直列四缸发动机的发火间隔角为720°/4=180°。4个曲拐在同一平面内。发动机工作顺序为1-3-4-2或1-2-4-3,其工作循环见表2-3、2-4。 如图2-34(b)所示,四冲程直列六缸发动机的发火间隔角为720°/6=120°。6个曲拐互成120°。工作顺序为1-5-3-6-2-4或1-4-2-6-3-5,前者应用比较普遍。 如图2-34(c)所示,四冲程V型六缸发动机的发火间隔角仍为120°。3个曲拐互成120°。工作顺序为R1-L3-R3-L2-R2-L1。面对发动机的冷却风扇,右列气缸用R表示,由前向后气缸号分别为R1、R2、R3;右列气缸用L表示,气缸号分别为L1、L2和L3。 如图2-34(d)所示,四冲程V8发动机的发火间隔角为720°/8=90°。4个曲拐互成90°。工作顺序基本上有两种:R1-L1-R4-L4-L2-R3-L3-R2和L1-R4-L4-L2-R3-R2-L3-R1。 前端轴 连杆轴颈 曲轴轴颈 后端轴 平衡重 曲拐 曲拐:由一个连杆轴颈和它两端曲柄及主轴颈构成。 曲柄 3 组成 (1)主轴颈 曲轴的主轴颈数比气缸数目多一个。强度、 刚度好,减小了磨损;柴油机和大部分汽油 机均采用。 全支承: 非全支承: 曲轴的主轴颈数少于或等于气缸数。载荷较大,缩短了曲轴的总长度。 ——用于支撑曲轴。 (2)连杆轴颈 (3)曲柄 ——曲轴臂,用于 连接主轴颈和连杆 轴颈 (4)平衡块 平衡离心力偶 减轻或消除弯曲 变形 部分中空兼作油道 安装连杆大头 中空连杆轴径 平衡重 曲柄 (5)前端轴和后端轴 前端轴:安装正时齿轮及附件(皮带盘等) 1 . 2 止推轴承 3 .止推片 4 .正时齿轮 5 .甩油盘 6 .油封 7 .皮带轮 8 .起动爪 曲轴的前端 7 两止推轴承白金合面相背 曲轴向前移 动,后止推轴承 与曲轴臂端面摩 擦;轴向后移动, 前止推轴承与正 时齿轮端面摩擦。 4 1 8 6 3 2 5 后端轴:安装飞轮 前后端轴都设有防漏装置: 挡油盘、回油螺纹、油封等。 曲轴后端 回油螺纹 (6)曲轴的轴向限位 通常是通过在曲轴的前部、中部或后部安装止推轴承来实现的(翻边轴瓦)。 主轴颈 止推垫片 止推垫片 连杆轴颈 主轴承盖 4 曲拐的布置 1) 各缸的作功间隔要尽量均衡,以使发动机运转平稳。 2) 连续作功的两缸相隔尽量远些,最好是在发动机的前半部和后半部交替进行。 比如:四缸机:1-3-4-2或1-2-4-3 六缸机:1-5-3-6-2-4; 3) V型发动机左右气缸尽量交替作功。 4) 曲拐布置尽可能对称、均匀以使发动机工作平衡性好。 (1)一般规律 (2)常见曲轴曲拐的布置 对缸数为i的发动机而言,其发火顺序为: 四行程:720°/i 二行程:360°/i ① 四缸四行程发动机的发火顺序和曲拐布置 点火顺序:各缸完成同名行程的次序。 曲轴转角 (度) 一 缸 二 缸 三 缸 四 缸 0~180 180~360 360~540 540~720 功 功 功 功 排 进 压 排 进 压 排 进 压 排 进 压 1 ↓ 3 ↓ 4 ↓ 2 四缸四行程发动机的曲拐布置 ②直列四冲程六缸发动机发火顺序和曲拐布置 曲轴转角 (度) 60 120 180 240 300 360 420 480 540 600 660 720 0 ~ 180 180 ~ 360 360 ~ 540 540 ~ 720 一 缸 二 缸 三 缸 四 缸 五 缸 六 缸 排 进 压 进 压 排 进 压 排 进 压 排 进 压 排 进 压 排 发火顺序:1-5-3-6-2-4 功 功 功 功 功 功 六缸四行程发动机的曲拐布置 八缸四行程发动机的曲拐布置(红旗轿车SV100型发动机) 1-8-4-3-6-5-7-2 曲轴的检测主要包括裂纹检测、变形和磨损的检测。 (1)应该用磁力探伤法或浸油敲击法进行裂纹的检验。 (2)检验弯曲应以两端主轴颈的公共轴线为基准,检查中间主轴颈的径向圆跳动误差,如图2-35a。 (3)将第一缸和最后一缸连杆轴颈转到水平位置,用高度尺分别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