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外植体及消毒.ppt

发布:2017-04-24约7.39千字共7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0321;、组织培养两大最常用激素功能介绍 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 、植物组织培养基本设备介绍及构成 准备室 接种室 培养室 、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条件 、参观植物组织培养室;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理论上任何组织或器官都能成为外植体,但实际上,植物种类不同,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同一器官不同生理状态,对外界诱导能力及分化再生能力是不相同的。 、外植体基因型 、外植体取材部位 、外植体取材季节 、外植体生理状态发育年龄 、外植体大小;、基因型不同,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也不相同 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易于组织培养; 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易于组织培养。 如木本植物中猕猴桃易再生,而松树、柏树难再生。 、基因型不同,组织培养再生途径不相同 十字花科的胡萝卜易于诱导胚状体,茄科的烟草、番茄、曼陀罗易于诱导愈伤组织。; 不同种类的植物以及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诱导条件反应是不一致的,有的部位诱导分化率高,有的部位很难脱分化,或者再分化频率很低,甚至只分化出芽不长根或只分化出根而不长芽。 如百合科不同属的植物:风信子、虎眼万年青易于再生形成小植株、而郁金香较难;同种百合鳞茎的鳞片外层比内层再生能力强,下段比中上段再生能力强。 对大多数植物来讲,茎尖是较好的部位,其形态已基本建成,生长速度快,遗传性稳定,但易受材料来源的限制。因此,茎段、叶片、花粉、胚珠等材料也是常用的取材部位。;取材部位选择基本原则: 在确定取材部位时,应考虑培养材料有来源有保证,易于再生、成苗。 对于培养较困难的植物在培养材料较多的情况下,宜比较各部位的诱导及分化能力,然后择优选择;对培养材料较少的呢?;一般原则: 外植体最好在植物生长最适时期取材,即在其生长开始的季节采样,若在生长末期或已经进入休眠期取样,则外植体会对诱导反应迟钝或无反应。 如苹果芽在春季取材成活率为60%,夏季取材下降到10%,冬季取材在10%以下。百合鳞片外植体,春、秋季取材易形成小鳞茎,夏、冬季取材培养,则难形成小鳞茎。马铃薯在4月和12月取的茎外植体有较高的块茎发生能力,而2-3月或5-11月则很少有块茎发生能力。; 外植体的生理状态和发育年龄直接影响离体培养过程中的形态发生。一般情况下,越幼嫩,年限越短的组织具有较高的形态发生能力,组织培养越易成功。 沿植物的主轴,越向上的部分所形成的器官其生长的时间越短,生理年龄也越老,越接近发育上的成熟,越易形成花器官;反之越向基部,其生理年龄越小。 烟草、西番莲的组培中发现,植株下部组织产生营养芽的比例高,而上部组织产生花器官的比例高;木本植物幼龄树的春梢嫩枝段或基部的萌条做外植体效果较好。;外植体的大小,应根据培养目的而定。 如果是胚胎培养或脱毒,则外植体宜小;如果是进行快速繁殖,外植体宜大。 但外植体过大,杀菌不彻底,易于污染;过小离体培养难于操作、成活。 一般外植体大小在0.5—1.0cm为宜。具体说叶片、花瓣等约为5mm2,茎段则长约0.5mm,茎尖分生组织带一两个叶原基0.2—0.3mm大小等。 ; 外植物的来源是决定植物组织培养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选择适宜的外植体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几个方面的因素,同时,还需要考虑外植体的洁净程度。 从外界或室内选取的外植体,都不同程度的带有各种微生物。这些污染源一旦带入培养基,便会造成培养污染。因此,选择外植体时,应同时考虑到洁净程度。;灭菌和消毒的区别是什么? 灭菌(Sterilization):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和孔隙内一切微生物或生物体,即所有生命的物质全部杀死。 消毒(Sanitization):杀死、消除或抑制部分微生物,使之不发生作用。 ;湿热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 除菌滤过法 辐射灭菌法 环氧乙烷灭菌法;1、培养基灭菌 高压湿热灭菌 某些激素、维生素 采用过滤灭菌 ;2、玻璃器皿灭菌 干热灭菌:160-180℃,1.5-2.0h 湿热灭菌:121℃, 15-20min 接种前用酒精棉球擦试,并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3、接种工具灭菌 ◆用前干热灭菌:160~180℃,1.5~2.0h ◆用前湿热灭菌:121℃, 15~20min ◆接种前用酒精棉球擦试,浸入75%酒精液中,并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 ;4、实验服、口罩、滤纸灭菌 ◆湿热灭菌:121℃,15~20min ◆实验服灭菌后置于缓冲间或密封好。 ;5、接种室灭菌 紫外灯照射(接种室、超净台、接种箱);波长260nm,距离小于1.2m,15~20min。 、臭氧灭菌机:1~2h 、熏蒸灭菌:2ml/m3甲醛 + 0.2g/ m3 高锰酸钾;冰醋酸;1~3%高锰酸钾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