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掌外植体消毒技术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红掌外植体消毒技术研究
摘要:以亚利桑娜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取材部位、消毒液HgCl2浓度、消毒时间对红掌外植体接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叶柄为外植体,使用0.1%的HgCl2消毒时间8 min,红掌组培接种效果最佳。
关键词: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外植体;消毒
中图分类号:S68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24-6294-0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24.050
Abstract:Anthurium andraeanum ‘Arizon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effect of explants sampling site,the concentration of HgCl2 and disinfection time on explant inoculation were research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oculation effect of tissue culture of explants of the petiole as explants, 0.1% concentration of HgCl2 and disinfection time 8 min was best.
Key words:Anthurium andraeanum;explant;disinfect
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隶属天南星科花烛属,为多年生常绿草本花卉,原产于南美洲热带,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均有种植[1]。红掌株高因品种而异,其花朵独特,佛焰苞片色彩艳丽,肉穗花序姿态万千。红掌品种较多,可作切花栽培,可作盆花栽培,常采用分株繁殖,但繁殖速度慢[2]。因此,在工厂化生产中,常采用组织培养的方式实现快速繁殖。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是组培苗培育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也是红掌工厂化育苗的关键环节之一。本研究通过比较试验,研究了红掌外植体取材部位、消毒液HgCl2浓度、消毒时间对接种效果的影响,为红掌组培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取色泽艳丽的亚利桑娜红掌作为试验材料,其叶色浓绿、光亮,佛焰苞鲜红色,花序黄色,在市场上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
1.2 试验设计
将外植体先用流水洗净,再用无菌水冲洗2次,用75%无水乙醇浸泡30 s,接着用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消毒液HgCl2浸泡6~10 min后用无菌水冲洗4次。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幼叶切成带主叶脉的大小为1.5 cm×1 cm的长方块,将茎段和叶柄切为长为1 cm的小段,然后将外植体接种到预先做好的培养基上,生物学下端向下。
试验主要研究外植体取材部位、消毒液HgCl2浓度、消毒时间对接种效果的影响。外植体选择植株展叶两周的幼叶、茎段和叶柄3种,消毒液HgCl2浓度选择0.10%、0.15%、0.20%,消毒时间选择6、8、10 min[3],每种处理30瓶,试验重复3次。统计外植体的成活率、死亡率、污染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取材部位对外植体接种效果的影响
分别取红掌幼叶、茎段和叶柄3种外植体进行接种试验,其成活率、死亡率、污染率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茎段成活率最低,明显低于幼叶和叶柄;茎段和叶柄死亡率较低,明显低于幼叶;茎段污染率明显高于幼叶和叶柄,而幼叶又低于叶柄。这可能跟红掌长期生活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在茎段表面滋生大量细菌有关[4],叶柄次之,幼叶细菌相对较少,通过消毒,幼叶表面细菌较易去除,因此污染率较低,而茎段表面细菌完全去除相对较困难,因此污染率高于幼叶;但幼叶在消毒处理过程中,比茎段和叶柄更易受到伤害。因此,在生产中叶柄更为适合作为红掌组培的外植体。
2.2 不同HgCl2浓度对外植体接种效果的影响
分别用浓度为0.10%、0.15%、0.20%的HgCl2处理外植体,其成活率、死亡率、污染率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0.10%的HgCl2处理后的外植体成活率明显高于0.15%和0.20%处理,死亡率明显低于0.15%和0.20%处理,污染率略高于0.15%和0.20%处理。结果表明,提高HgCl2浓度,可以降低污染率,但对细胞组织具有伤害作用。因此,消毒液HgCl2浓度选择0.10%。
2.3 不同消毒时间对外植体接种效果的影响
分别选择6、8、10 min的消毒时间处理外植体,其成活率、死亡率、污染率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