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音的世界周末复习一点三备教案学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声音的世界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点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重点)
诊断
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 。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 听见声音
2. 端午节赛龙舟时,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 ____而产生的
3. 一名学生用自制的“试管排箫”吹奏乐曲,吹奏时美妙的声音是由试管内____ ______的振动产生的。
强化巩固
1、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 C.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D.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2.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
D.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
3. 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 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D. 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
变式测试
1.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
A.手指B.琴弦C.弦柱D.空气2. 有四个实验现象: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B、吹响笛子,手指按住不同的孔,发出不同的声音;C、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水平拖过,纸上出现弯曲的图象;D、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能够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是: _________ .
3.如图2所示的几个实验中,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
A.B.C.D.
知识点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重、难点)
①声音???传播②传播介质③声速
诊断
1.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 ,气体中最 。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
2.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的 _________ 产生的,并通过 _________ 传到人的耳朵.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_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_________ .
3.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 ,单位是m/s;声速跟介质的 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 ;
强化巩固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以下表格是声在几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v/(m.s﹣1),据以上数据,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至少写2条.
(1) _________ ;(2) _________ .
空气(25℃)340海水(25℃)1531空气(15℃)346铜(棒)3750软木500大理石3810煤油(25℃)1324铝(棒)5000蒸馏水(25℃)1497铁(棒)5200
3..图所示四幅图片中,能用来演示真空不能传声的是( )
A.
B.C.D.变式测试
1.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这些现象说明了( )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C.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 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2.如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会逐渐 _________ ,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声音会逐渐 _________ ,可见声音的传播需要 _________ .宇航员在太空中 _________ (“能”“不能”)直接面对面交谈,需要通过 _________ 进行交流.
3. 如图所示,小明与小刚选用以上琴弦和盛可乐饮料的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①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
②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说话,如果用细铜金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