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内科诊疗常规1精选.doc

发布:2017-06-06约15.32万字共27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内科诊疗常规 目录 第一部分.呼吸系统: 1.社区获得性肺炎 04页 2.支气管哮喘 05页 3.支气管扩张 06页 4.慢性支气管炎 08页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09页 6.呼吸衰竭(急性) 11页 第二部分.循环系统 1.慢性心衰 15页 2.急性心衰 20页 3.心绞痛 23页 4.心肌梗死 26页 5.猝死(心脏性) 33页 6.心肌炎 37页 7.高血压 38页 第三部分.泌尿系统 1.肾病综合症 42页 2.肾小球肾炎 45页 3.肾衰竭 47页 第四部分.内分泌系统及代谢性疾病 1.甲亢 54页 2.甲减 58页 3.糖尿病 61页 4.低血糖 63页 5.电解质紊乱 65页 第一部分 呼吸系统疾病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一、概述   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临床常见有普通感冒、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二、典型病史  1.普通感冒(俗称伤风):以鼻烟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出现流泪,咽痛。全身症状轻,低热、轻微头痛等。   2.细菌性咽-扁桃体炎: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度以上。   三、典型体征  1.普通感冒: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2.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四、常规检查    1.血常规  2.病毒抗体检查  3.鼻咽部分泌物、渗出物病原菌检查:包括细菌培养、病毒分离   4.胸部X线检查:除外肺部炎症性疾病   五、诊断依据   结合病史、鼻咽部的症状体征,血常规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可做出临床诊断。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可确定病因诊断。  六、鉴别诊断    1.流行性感冒:明显流行性,鼻咽分泌物可查到流感病毒。    2.过敏性鼻炎:发病有明显的诱因,鼻腔黏膜苍白,鼻分泌物中嗜酸粒细胞增多。    3.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这些疾病有一定的流行季节和流行区密切观察,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区别。    七、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休息、保暖、多饮水、足够热量。   2.对症治疗:解热镇痛及减少鼻咽充血和分泌物。   3.抗菌药物治疗:经验用药常选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细菌培养有结果根据药敏选择。   4.抗病毒药物治疗:利巴韦林、金刚烷胺和中成药成分可选用。  八、监测指标  1.体温变化  2.血常规变化     第二节 肺炎   一、概述  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下面根据病原微生物不同分类说明。  1.肺炎链球菌肺炎   2.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3.革兰氏阴性菌肺炎    4.支原体肺炎  5.军团菌肺炎  6.病毒性肺炎    二、典型病史  1.肺炎链球菌肺炎:起病急骤、寒战、高热、体温急骤升至39~40℃,稽留热。痰少,可带血或呈铁锈色痰,患侧胸痛,咳嗽或深呼吸加剧。感染严重时可伴发休克表现。    2.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常发生于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起病急骤、寒战、高热,胸痛。脓性痰,量多,带血丝或呈脓血性。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病情严重者可早期出现周围循环衰竭。院内感染者通常起病较侵袭,体温逐渐升高。血源感染者可见皮肤感染灶等。  3.革兰氏阴性菌肺炎:医院内获得肺炎多由革兰氏阴性杆菌所致,在机体免疫力减损时易于发病。高热、咳脓性痰。  4.支原体肺炎: 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出现乏力、咽痛、发热可持续2~3周。咳嗽多为阵发性刺激性呛咳,无痰或咳少量粘痰,咳嗽可影响睡眼,体温正常后可能仍有咳嗽。   5.军团菌肺炎:亚急性起病、疲劳、乏力、肌痛、畏寒发热;亦可急性起病,高热、寒战、头痛、胸痛、咳嗽、咳粘痰带少量血丝或血痰。本病可累及多个器官,早期消化道症状明显,也可现神经症状,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  6.病毒性肺炎:好发于病毒疾病流行季节,症状较轻,但起病急,常在急性流感或病状尚未消退时,即出现咳嗽,少痰或白色粘液痰,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小儿及老人易发生重症病毒性肺炎。  三、典型体征    1. 肺炎链球菌肺炎:口角及鼻周有单纯疱疹。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肺实变期,叩诊呈浊音,触觉语颤增强及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水泡音。  2.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可无特异性体征, 或肺实变体征,呼吸音减弱、管状呼吸音、湿罗音,叩诊浊音。  3. 革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