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节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学设计详解.ppt

发布:2017-05-22约2.54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学习目标 1.能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 2.会计算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3.结合运动分解的知识,明确两个分运动的特点。 4.经历探究的过程,掌握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 5.养成严谨认真科学的实验态度。 实验探究 探究点1、如何获得平抛运动的轨迹? 探究点2、如何确定轨迹是否为抛物线? 探究点3、如何根据已有的轨迹求出平抛 的初速度? 一、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 方案一改进版 平抛运动实验器(J2154) 1.按照以下步骤准备实验装置 (1)将平抛运动实验器置于桌面,装好平抛轨道,使轨道的抛射端处于水平位置。调节调平螺丝,观察重垂线,使面板处于竖直平面内,装置如图所示。 (2)将白纸衬垫一张复写纸,紧贴记录面板用夹子固定在面板上,以斜槽末端为坐标原点,根据重垂线定下y坐标轴线,实验完成后取下白纸再作出x坐标轴线 (3)把接球挡板拉到较上方的位置。 2.钢球紧靠定位板释放,球沿轨道向下运动,以一定的初速度由轨道的平直部分水平抛出。 3.下落的钢球打在向面板倾斜的接球挡板上,同时在面板上留下一个印迹点。 4.再将接球挡板向下拉一小段,重复上述操作方法,打出第二个印迹点,如此继续下拉接球挡板,直至最低点,即可得到平抛的钢球下落时的一系列迹点(一般取5、6个点)。 5.变更定位板的位置,即可改变钢球平抛的初速度,按上述实验操作方法,便可打出另一系列迹点。 6.取下记录纸,将各次实验所记录的点分别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即可得到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图线。 7.数据处理:白纸左上角即为坐标原点O,上边缘为X轴,左边缘为Y轴;把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量出各点的高度和水平距离,计算出初速度,最后算出平均值。 1、应保持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 2、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无初速度滚下,在斜槽上释放小球的高度应适当,使小球以合适的水平初速度抛出,其轨迹在坐标纸的左上角到右下角间分布,从而减小测量误差; 3、坐标原点(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不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在槽口时球心在白纸上的水平投影点。 4、实验中选取密度大的小金属球 探究2 如何确定轨迹是否为抛物线? 例1 如图所示是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简图,图是实验后白纸上的轨迹图。 ⑴?说明图中的两条坐标轴是如何作出的。 ⑵?说明判断槽口的切线是否水平的方法。 ⑶?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多次释放小球才能描绘出小球运动的轨迹,进行这一步骤时应注意什么? 例2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只在竖直板面上记下了重锤线y的方向,但忘记了平抛的初位置,在坐标纸上描出了一段曲线的轨迹,如图所示。现在曲线上取A、B两点,量出它们到y轴的距离AA’=x1,BB’=x2,以及AB的竖直距离h,用这些可以求出求得小球平抛时的初速度为多大? 课堂大练兵 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 ) A.游标卡尺 B.秒表 C.坐标纸 D.天平 E.弹簧秤 F.重垂线 二、右图为一小球做平抛运 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 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为5cm, 如果取g=10m/s2, 那么:(1)闪光频率是 Hz (2)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 度的大小是 m/s * * 【方案一】 平抛运动演示仪 一、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 实验器材 实验器材: 斜槽、小球、木板、白纸(可先画上坐标格)、图钉、铅垂线、直尺、三角板、铅笔等。 铁架台 斜槽 木板 白纸 小球 铅垂线 实验步骤 ①安装调整斜槽 ②调整木板 ③确定坐标轴 ④确定小球释放点 ⑤描绘运动轨迹 【方案二】 水平喷出的细水柱 显示平抛运动的轨迹 一、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 水平喷出的细水柱即为平抛运动的轨迹。 喷嘴(比细管更细的硬管) 使A 处的水的压强始终等于大气压 透明胶片 细管 【方案三】 频闪照相 一、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 数码相机大多具有摄像功能,每秒拍摄约15桢照片.可以用它拍摄小球从水平桌面飞出后做平抛运动的几张连续照片.如果用数学课上画函数图像的方格黑板做背景,就可以根据照片上小球的位置在方格纸上画出小球的轨迹. 实验器材 实验器材: 平抛运动实验器(J2154)、学生电源、白纸、复写纸、铅垂线、直尺、三角板、铅笔等。 平抛球 平抛轨道 接球槽 旋钮 平板 支架 重锤 纸夹 平抛电磁线圈 底板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1、如何保证小球的运动是平抛运动? 2、如何保证小球每一次都以相同的速度水平抛出? 3、如何确定小球平抛的初始位置? 实验误差来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