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30512当代大学生思想新变化及教育引导13.ppt

发布:2017-07-13约1.57万字共9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伴随着出国人数的增多,面对不同的文化与思潮冲击,留学生的生活学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 1、部分学生在出国前受应试教育影响,缺少社会经验,生活阅历较浅,思想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形态发生改变,政治信仰发生动摇,爱国主义淡化甚至消失。 2、公派出国的留学生,一般比较注重学业和学术水平的评定,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自费出国的学生家庭条件一般较好,在国外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生活出现奢侈浪费甚至是腐化堕落。 3、由于学业摩擦,生活摩擦和语言文化的摩擦,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等都容易让境外交流学生产生心理不适,出现跨文化的心理压力。 ★后勤服务工作 积极配合后勤部门做好服务育人工作 五位一体的学生工作运行机制 教:思想教育塑造 管:行为管理养成 导:政策导向激励 育:文化环境培育 评:考核评价体系评价 谢 谢! 配备比达标 学历层次高 年龄结构合理 研究能力强 (1)基本情况 配备比达标 学生人数 辅导员人数 整体辅导员配备比 本科生 32739 143 1:229 研究生 20361 101 1:202 合计 53100 244 1:218 各学院党委配备两名副书记 学历层次高 年龄结构合理 研究能力强   四年来参与或直接承担教育部、教育厅下达的科研项目10多项,承担学校设立教学研究项目、大学生党建项目30余项,参与编写出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书籍10余本,在各类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 (2)制度建设 学校先后制定了五个文件: 《中共武汉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武汉大学本科生班级导师工作暂行办法》 《武汉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 《关于开展辅导员考核工作的通知》 《武汉大学辅导员工作津贴发放暂行办法》 《武汉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中对辅导员的要求职责、选拔配备、培养提高、考核管理、晋升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确保了辅导员队伍的规范化管理。 《武汉大学辅导员工作津贴发放暂行办法》中规定辅导员工作津贴标准为300元/月,其中校级财力支付200元/月,院系(研究生培养单位)配套发放100元/月。 《武汉大学本科生班级导师工作暂行办法》中规定: (1)各学院要为每一个本科生班级至少配备一名班级导师,毕业班实行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负责制。 (2)建立学校机关定点联系一个学院学生工作的制度,机关各部门至少指派一名同志到学院兼任辅导员或班级导师。 (3)发挥后勤部门服务育人功能,后勤集团选派部分素质高的同志到学院担任班级导师。 (4)对班级导师的工作量给予充分肯定,提出了实际的计算方法。 (3)辅导员选拔 选拔辅导员的条件中明确要求: 1、具备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 2、中共党员。 3、担任过校院主要学生干部。 辅导员选拔程序 人事部纳入全年招聘计划 由学生工作部门汇总后交 招聘指标 各院系根据工作实际申请 公开招聘 根据学校分配名额面向社会 笔试 由学校人事部门统一组织 进行复试 由院系组织有关单位对入围者 招聘领导小组 经有关部门审核后报学校 (4)辅导员的培养 辅导员在国内、国外培训见习 辅导员心理健康咨询师培训 学生工作大讲坛 学生工作研讨会 鼓励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学校派出两期辅导员到美国高校见习后所编写的调研材料汇编 每年依托学校心理咨询师 培训中心培训辅导员队伍 武汉大学学生工作大讲坛 充分发挥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和博士点在培养培训辅导员队伍中的作用,鼓励辅导员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目前我校辅导员队伍中85.7%以上具有硕士学位,博士生和在读博士生占21.1%。 (5)辅导员考核   为加强管理,学校完善了统一的考核评估机制。   学校成立了以校领导为组长,党办、组织、人事、学工、研工、团委、教务、招就处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考核工作由学生测评、院系测评、职能部门测评三部分组成,测评内容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包括“德、能、勤、绩、廉”五部分20余项指标。 学校统一印制的 《辅导员工作手册》 (6)辅导员的发展  学校党委在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培养同时,还充分尊重学生辅导员的个人特长,为他们的合理分流提供保障,做到了合理使用、妥善安排,坚持“稳定一批,流动一批”,使这支队伍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之中,形成了学生辅导员队伍整体发展的良性循环。 a、职称晋升 学校对辅导员实行职员职务双向晋升,切实解决了评聘教师职务问题。为了适应学校人事制度在职员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