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7氧化还原滴定法.ppt

发布:2017-05-29约1.18万字共6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氧 化 还 原 滴 定 法 Oxidation-Reduction Titration (Redox titration) 7.1 氧化还原反应平衡 7.2 氧化还原滴定原理 7.3 氧化还原滴定中的预处理 7.4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7.5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1、应用广泛 2、反应速度对测定影响较大 3、副反应多,受介质影响大,因而,氧化还原滴 定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 7.1.1 能斯特方程 Nernst Equation 7.1.2 条件电位 7.1.3 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 例 7.1.3 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2) 1. 沉淀生成的影响 例题 2. 形成络合物的影响 3. 酸度的影响 例题 推导 氧化还原反应滴定进行的条件 推导 7.1.5 化学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的程度 7.1.6 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差异 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 一、反应历程的影响 二、催化剂的影响 三、诱导作用的影响 诱导作用 四、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7.2.1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滴定曲线计算 ③化学计量点 ④化学计量点后 小结:滴定曲线的特征点: 滴定曲线特点总结-2 滴定曲线特点总结-3 选择指示剂的依据: Esp=EIn′ 突跃长短与△Eo′有关: △Eo′越大,突跃越长 介质影响滴定曲线位置及突跃的长短: 因介质与电对的氧化型或还原型的络合作用而改变其浓度,进而影响电位值 7.2.2 氧化还原指示剂 Redox indicator 氧化还原指示剂 7.3 氧化还原反应的预处理 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选择 3、过量的预氧化剂或还原剂易于去除。 7.4 氧化还原滴定的计算 直接滴定 返滴定 7.5 氧化还原滴定的方法 KMnO4法的特点 2、KMnO4的配制与标定 3、KMnO4法的滴定方式与应用 返滴定示例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7.5.2 K2Cr2O7法 1、概述 Cr2O72- + 14H+ + 6e = 2Cr3+ + 7H2O Eo=1.33V K2Cr2O7较强氧化剂,但氧化性较高锰酸钾弱 K2Cr2O7滴定法特点: ① K2Cr2O7易提纯,基准物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 ②溶液十分稳定,可长期保存 ③可在HCl溶液中滴定Fe2+,无诱导反应 ④K2Cr2O7有毒 指示剂: 二苯胺磺酸钠 无色 紫色 但产物Cr3+为绿色,故滴定终点颜色变化: 绿色 紫色(或紫兰色) 2、应用 K2Cr2O7法最重要的应用是测定铁的含量 标准方法 反应式:6Fe2++Cr2O72-+14H+=6Fe3++2Cr3++7H2O 7.5.3 碘量法 测定方法: ⑴ 直接碘量法(碘滴定法):利用碘的氧化性测定较强 还原性物质,应用有限。 测定对象:Sn2+、Sb3+、As2O3、S2-、SO32-及抗坏血酸等。 ⑵ 间接碘量法(滴定碘法):利用碘离子的还原性测定 氧化性的物质,应用较广。I-是中等强度还原剂,能被一 般氧化剂氧化,定量析出I2,然后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析出的I2。 测定对象:ClO3-、IO3-、BrO3-、MnO2、NO3-、NO2-、 Cu2+、H2O2等,应用广泛。 指示剂: 碘量法常用淀粉作指示剂,灵敏度高(5×10-6mol/L)。 使用时注意: ① 升温或甲醇、乙醇存在时,会降低淀粉显色灵敏度; ② 有I-存在时,淀粉显色灵敏度增加; ③ 弱酸中淀粉显色最灵敏。 ? ④ 新鲜配制使用,因放置过久变质,遇I2不呈兰色(而是 紫红色) 滴定条件: ① 酸度:中性或弱酸性溶液。因强酸性中Na2S2O3易分解,I-易被空气 氧化,淀粉水解等;而碱性中, Na2S2O3易生成Na2SO4,I2 歧化 ② 过量KI存在:KI与I2形成I3-,以增大I2的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