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东大金属凝固原理第四章选编.ppt

发布:2017-04-19约4.94千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单相合金的凝固 §4-1 凝固过程的溶质再分配 §4-2 金属凝固过程中的“成分过冷” §4-3 界面稳定性与晶体形态 §4-4 胞晶组织与树枝晶 §4-5 微观偏析;§4-1 凝固过程的溶质再分配;图4-2 长度为L的单元体内单向凝固时的溶质分布; 1、溶液中完全混合的溶质再分配 考虑到凝固过程溶质元素的反扩散,导出了固-液界面上固相溶质浓度 与固相分量fs的关系。上图为长度为 L的单元体内单向凝固时溶质再分布的情况。由质量守恒,下式是成立的: (4-1) 式中,δs为固相内溶质反扩散的边界厚度,其值为: (4-2) 式中Ds——固相溶质扩散系数; ν——固——液界面推进速度。 (4-1)式左侧为图4-2中面积A1,表示凝固出Ldfs 量的合金排出的溶质量;等式右侧第一项为图中的面积A2,表示液相内溶质的增量;第二项为面积A3,表示为固相溶质反扩散的增量,近似用高为δs底为dCs的三角形面积来表示。;设凝固厚度与凝固时间具有平方根原理的关系,即: (4-3) 式中s-已凝固相长度 tf _—试料总的凝固时间 t -与s相对应的凝固时间。这样,凝固速度表示为: (4-4) 将式(4-4)、(4-2)代入(4-1),积分整理后得: (4-5) 式中α为无量纲的溶质扩散因子, α=Dst f / L2 (4-6) (4-5)式即为有固相扩散、液相完全混合的溶质分布方程。 ;将与 相对应的图上的温度T代入公式(4-5)得;2.液相中有对流作用的溶质再分配;图4-3 有对流液相内的溶质分布;其边界条件为:①x’=0时, CL=CL*C0/k0;这是由于扩散层外存在对流,从而使稳定态的液相最大溶质浓度CL*低于C0/k0;② x’=δN时,CL=C0(液相容积足够大)。解方程如下: 令 故 解此方程可得: (4-10) 式中K1、K2为积分常数。 ;将边界条件带入可得: 代入(4-10)得: (4-11) 如果液体容积有限,则溶质富集层δN以外的液相成分在凝固过程中不是固定于C0不变,而是逐步提高的,设以 表示之,上式可写为: (4-12);在液相中没对流只有扩散的情况下,(4-12)式中δN=∞; C*L=C0/k0 , (4-12) 变为稳定态时溶质分布方程: (4-13) 当达到稳定时,下式是成立的: (4-14) 对(4-11)中的CL求导然后代入(4-14),且 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