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说课介绍.ppt

发布:2017-03-21约8.79千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整合出正反转控制电路 总结正反转的工作原理 应用正转控制电路 分层指导法 演示法 通过对任务的分析,归纳出知识要点。 使学习成为自主、有序的过程。 通过对比、观察,整合出新的知识内容 对比观察 思维导图 分析归纳 小组合作 1 视频、音效 小组竞赛暗线 设置情境 人机互动 模拟操作 拓展学习 FLASH动画 仿 真 课 件 学 习 网 站 教学 反思 学情 分析 教材 分析 教学 过程 教学 策略 课前准备 课堂教学 课后拓展 组建小组 设计任务 分解任务 引导学习 拓展任务 强化学习 共计三课时 多功能实训室 课堂教学步骤 5 小组竞答(加分) 5 课堂教学步骤 怎么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把“教室环境”变成“生产环境” 教学实施步骤 5 画电路图 组内分析 代表回答 思维导图引领设计 U —L1(黄) V —L2(绿) W —L3(红) L1 L2 L3 电动机正转 手柄扳至“顺”位置 熔断器 FU U V W QS M 3~ U —L3(红) V —L2(绿) W —L1(黄) L1 L2 L3 电动机反转 手柄扳至“倒”位置 熔断器 FU U V W QS M 3~ 手柄扳至“停”位置 手柄扳至“停”位置 电动机反转原理: 将接至交流电动机的三相交流电源进线中任意两相对调,电动机就可以反转。 反转 U —L1(黄) V —L2(绿) W —L3(红) U —L3(红) V —L2(绿) W —L1(黄) 正转 例: L1L2L3 FU1 KM1 KM2 KH U V W QS U ---L1 V ---L2 W---L3 U ---L3 V ---L2 W---L1 M 3~ 1 在主电路中,如果两个接触器同时吸合,会出现什么情况? 小组讨论结果 归纳总结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中,两 条控制分支必需接入联锁触头, 防止两个接触器同时吸合,造成 电源相间短路。 如何保证KM1、KM2不同时吸合? 2 3 小组合作竞赛法 KM1 KM2 FU2 KH SB2 SB3 SB1 KM1 KM2 KM1 KM2 归纳总结出电动机实现反转的原理,为学习本课题做好第二个知识储备。 * 任务二:设计主电路, * 同学应用任务一中所学的理论来设计主电路,----这就是同学们整合后的主电路。此时教师抛出第一个关键问题:.....,学生小组就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最后教师运用FLASH动画及多媒体音效,非常形象、生动、直观的展现问题的结果:在主电路中,如果两个接触器同时吸合,会导致两相电源短路。运用多媒体动画及音效对感官的刺激,加深了同学们对问题的理解。 * 任务三:设计控制短路 *   同学们再次应用已学知识,用课前复习的自锁控制的知识分别设计正转控制电路和反转控制电路,整合后会形成这样一个电路,此时教师抛出第二个关键问题:在自锁控制的基础上,要如何设计来保证KM1、KM2不同时吸合?这是本次课所学知识的关键点,此处采用竞赛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小组进行讨论、思考,并让每个小组来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以同学们现有的知识水平来说,要解决这个问题,是有一定难度的。同学们讨论出的解决方案千奇百怪,虽然不能实现控制要求但是同学们经历了思考过程。接着,教师给予大量的分析和引导,最后教师和同学一起归纳总结出问题的解决方法: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在两条控制分支电路中必需接入联锁触头,防止两个接触器同时吸合,造成电源相间短路。教师应用flash动画达到的目的是通过对视觉的刺激,强化学生对“联锁控制”的认识;同学们观看动画,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任务四:整合正反转电路。 *     各小组合作学习,在前面三个任务完成的基础上,在学案上整合出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图,并总结出电路工作原理。 * 任务层层推进,学生经历了应用知识的过程,逐步逐步整合出正反转控制电路,突破了教学难点,同时也完成了教学重点的学习。整个过程充分实现了“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把“为讲而讲”变成“为做而讲”,把“为学而学”变成“为做而学”。 * 当电路构成后,就进入“仿真实践,验证任务”环节; * 运用我校自主开发的仿真课件,学生们可以在模拟的环境下,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同时,通过模拟接线练习,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间的过渡,为下次课的实际接线操作做好准备。 当所有的任务完成后,小组代表来分享本组的学习成果。 * 在同学分享的同时,对比检查自己的任务,是否完善,逐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师最后给出点评:希望同学们运用创新思维模式,学会灵活应用知识,整合资源,做到终生学习,持续创新。 * 最后各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