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与比较.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 柏拉图(前427—前347)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出生于奴隶主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20岁时是从苏格拉底。在苏格拉底被害死之后,出逃海外,后来回到雅典,创建了阿加德米学园,在此执教及讲学。他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因其杰出成就,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一起被后人称为“古希腊三哲”,其著作有《理想国》、《法律篇》等。其中,《理想国》与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西方教育思想史的三个里程碑也是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的助学家。 二、教育思想 (一)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柏拉图把教育看成是实现其政治理想的重要途径,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的重要职责,主张按技能选拔人才。 按照其哲学观点,他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宣扬教育,认为教育的对象是为国家培养统治者和军人。 (二)早期教育与优生优育 他认为,一个人的幼年时期是其成长的重要阶段,教育要从尽早进行,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论述学前教育的问题的教育家。 为了做好教育,他还主张要优生优育,并就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主张,是西方教育史上最先论述优生优育问题的教育家。 (三)儿童公育 为实现优生优育的落实,他不仅主张婚姻由国家决定,子女生下来后也属于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抚养。为达到理想的目的,在抚养的过程中,根据儿童不同的年龄,对儿童进行不同内容的教育。 (四)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音乐教育:陶冶心灵、调和性情,与体育教育结合起来,可以达到和谐 教育的目的。 讲 故 事:通过给儿童讲述精心选择适合儿童成长的故事,可以形成儿 童良好的品质,实现卫国护家的目的。 游 戏:柏拉图认为儿童在3—6岁的时候最喜欢做游戏,主张要在游 戏的过程中用游戏进行教育(娱乐、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他认为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道德教育,关于道德教育要慎 重进行,要注重道德的熏陶,给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要用 讲故事和行动(实践)的方法进行。 体 育:要注重儿童心灵和体育的教育,要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用音 乐陶冶心灵,达到和谐教育的目标。 三、评价 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曾师从柏拉图。在柏拉图死后,其周游列国,42岁时,受邀担任亚历山大王子的老师,在亚历山大就任国王后,他会雅典办学,在教学和学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誉为“西方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古希腊哲学家中“最聪明的人”。 二、学前教育思想 (一)教育目的和教育的分期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灵魂分为三个部分,要对其分别进行教育。教育的目的是发展人的理智,使人得到和谐的发展。同时,他认为,教育是国家统治的重要手段,国家要对教育进行控制,不能让私人插手教育。 亚里士多德认为,要根据儿童的年龄进行不同的教育。 (二)学前教育 1、胎教 2、婴幼儿的体质训练 3、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三、评价 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 昆体良是古罗马著名的雄辩家和教育家,出生于当时古罗马帝国所属的西班牙。受其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喜爱雄辩术,并创办了雄辩学校。 二、学前教育思想 (一)教育目的 从国家的利益出发,昆体良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雄辩家。为此,他提出了培养一个合格的雄辩家要达到三个条件。 (二)学前教育思想 1、儿童早期教育 2、游戏 3、语言教学法 4、教师和教学原则 5、体罚 6、家庭教育 从现代的角度出发,你认为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哪些思想不可取? 三、评价 第一章 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其主要流派 一、学前教育的含义及年龄对象(识记) 1、学前教育:从出生到学龄前儿童教育现象与教育活动 的科学。 2、年龄对象:为出生到入学前(即0—6 岁)的儿童,其中又分为学 前早期教育(0—3岁)和幼儿教育(3—6岁)。 3、学前教育学:研究0—6 岁儿童教育的基本问题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