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资本的流通过程详解.ppt

发布:2017-01-15约字共9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讨论题: 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卢卡斯在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做了主席发言,他说,宏观经济学是大萧条催生出来的一门学科。这个学科已经走到了告别过去的时候,宣布“预防萧条的核心问题,实际上已经解决了。” 2004年,原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本·伯南克在一次演讲中提到现代宏观经济学已经解决了商业周期问题,它现在基本上只能算一种小麻烦,而不再是突出的问题了。 你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资本主义宏观调控可能消除经济周期性波动吗?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三、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 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1)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除了维持简单再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以外,还要有一个余额,用于满足两大部类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即: Ⅰ(V+m)ⅡC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2)第二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除了满足原来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以外,还要有一个余额,用于满足两大部类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要,即: Ⅱ(C+m-m/x)Ⅰ(V+m/x) 其中 m / x 代表个人消费; m – m / x 代表用于积累的部分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扩大再生产的这两个前提和公式,反映了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之间互为条件,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因此,要扩大再生产,就必须有追加的生产资料,又要有追加的消费资料。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根据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价值9000的社会总产品重新组合如下: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1500C+ 750V+ 750m=3000 假如第一部类的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50%用于追加资本,仍然按照4:1的资本有机构成投入,则组合为: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Ⅰ 4400C+1100V+500m/x=6000 根据第一部类提供的条件,第二部类必须按2:1的资本有机构成从750m中分别提取100△C和50△V作为追加资本,这样,第二部类的全部产品组合如下: Ⅱ 1600C+ 800V+ 600m/x=3000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交换的图式表现为: Ⅰ4400C+1100V+500m/x=6000 Ⅱ1600C+ 800V+600m/x=3000 以上图式经过三种交换,社会总产品得到全部实现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4400c 1100v+500m/x 1600c 800c+600m/x Ⅰ Ⅱ + + 6000 3000 = = 1 2 3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用公式表现为: Ⅰ( V+△V+m/x )=Ⅱ( C+△C ) 即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必须等于第二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和追加不变资本之和。这就是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还可以用下列两个公式表示: Ⅰ( C+V+m )=Ⅰ( C+△C )+Ⅱ( C+△C ) 这个公式体现了在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第一部类的生产同整个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Ⅱ(C+V+m)=Ⅰ(V+△V+m/x)+ Ⅱ(V+△V+m/x) 这一条件体现了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二部类生产同整个社会对消费资料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上述条件得到满足后,社会扩大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四、生产资料优先增长规律 1、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 (1)生产资料生产增长的速度要快于消费资料生产增长的速度。 (2)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增长的速度要快于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增长的速度。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2、消费资料的生产对生产资料的制约作用 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归根到底要受到消费资料生产的制约,这是因为: 首先,第一部类生产发展中追加劳动力需要的消费资料要依赖第二部类提供。 其次,制造生产资料本身不是社会生产的目的,它的发展要依赖第二部类发展提供的市场。 第四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与经济危机 一、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经济危机通常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