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国际经济一体化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一)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产生过程 (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内容及影响 (三) 对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评价 (四)从北美洲自由贸易区到美洲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是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的简称,由美、加、墨三国组成,经过几年协商,在1994年1月生效。协议规定三个国家在15年内须排除所有贸 易障碍,让这个人口3亿6千万的地区成为世界第二大的自由贸 易区(free trade area),仅次于欧盟的3亿7千万人口。 自由贸易区内的国家,货物可以互相流通并免关税,同时也要合力排除其他的非关税障碍 ,如配额、外汇管制、进 口许可证、进口保证金等等。但对贸易区以外的国家,则可以 维持关税及障碍。 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各成员国的影响 1.促进各成员国贸易额的迅速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2.有利于发达国家扩大投资。 3.有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4.农产品取消进口关税,这就为美、加农产品更多地进入墨市场打开了方便之门,使缺乏竞争力的墨西哥农业处境更加艰难。 三、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 (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产生和发展 1.探索阶段(1989—1992年) 2.发展阶段(1993—1996年) 3.调整阶段(1997年至今) (二)对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评价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一APEC 【成立日期】1989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问韩国时提出“汉城倡议”,建议召开亚太国家部长级会议,以讨论加强经济合作问题。经与有关国家磋商,1989年11月5~7日,澳、美、日、韩、新西兰、加拿大及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首届部长级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 【宗旨】1991年11月《汉城宣言》正式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为“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APEC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本区域国家和地区加强多边经济联系、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组织之一。 【成员】21个(1999年6月):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墨西哥、马来西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北、泰国、美国和越南。? 【主要活动】APEC成立以来,为各成员提供区域经济、科技、贸易和发展等方面多边合作的机会,交流各成员在这些领域内的经验,促进本区域的共同发展。 【同我国的关系】我国作为主权国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台湾和香港作为地区经济分别以“中国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改称“中国香港”)的名称同时加入APEC。1991年11月,我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和经贸部部长李岚清首次率团出席了在汉城举行的APEC第三届部长级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 (APEC)对成员国的影响 有利的一面: 1.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 2.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使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长迅速。 3.有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就业问题。 4.促使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 5.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拉动了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6.推进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改革,加速民主化进程。 不利的一面: 1.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和冲击,对发达国家的依附性也不断增大并承担着较大的金融风险。 2.发达国家将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及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使其良好的自然环境受到污染。 3.使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受到冲击和削弱,国家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四、东盟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一)东盟 (二)东盟自由贸易区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当前世界经济有两大趋势,一是经济全球化,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应对前者,我国加入了WTO;应对后者,我国与东盟正在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2000年在新加坡举行的东盟与中日韩(即10+3)会议上,由中国和新加坡等国领导人提出来的,2001年3月在中国海南省的博鳌会议上被肯定的,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东盟10国与中日韩3国政府首脑会议上,东盟与中国一致同意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中国首先向东盟各国开放;第二步东盟的前6个国家向中国开放;第三步东盟的后4个国家向各国开放。 意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