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位移传感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位移检测传感器 位移可分为线位移和角位移 电阻式、电容式、涡流式、压电式、感应同步式、磁栅式、光电式 位移传感器的分类 电阻、电容、电感式位移传感器的特点 常用的位移传感器 1. 电阻式 包括电位器式和电阻应变式两类。适用于几毫米到几百毫米的位移测量。 2.电容式 可用来测量0.1 ~10mm的线位移和1(″)到几十(°)的角位移。 3.电感式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分为自感和互感两类。前者可适于测量较大位移(数mm到数百mm),。互感式 (±0.1~±200mm),电涡流式位移传感器,可以测量小到微米级,大到几百毫米的位移。 电阻体是由电阻系数很高的极细均匀导线,按照一定的规律整齐地绕在一个绝缘的骨架上制成的。在它与电刷相接触的部分,将导线表面的绝缘去掉,然后加以抛光,形成一个电刷可在其上滑动的接触道。电刷通常是由具有弹性的金属薄片或金属丝制成,其末端弯曲成弧形,利用电刷与电阻本身的弹性变形产生的弹性力,使电刷与电阻元件有一定的接触压力,以使两者在相对滑动过程中保持可靠的接触和导电。电位器常用的电阻丝材料为铜镍合金(铜60%、镍40%),电刷为磷青铜,骨架为陶瓷酚醛树脂等。 大位移检测传感器 一、光栅位移传感器 二、感应同步器 三、磁栅位移传感器 2、工作原理 莫尔条纹具有如下特点: 1.莫尔条纹的位移与光栅的移动成比例。光栅每移动过一个栅距W,莫尔条纹就移动过一个条纹间距B 2.莫尔条纹具有位移放大作用。莫尔条纹的间距B与两光栅条纹夹角之间关系为 3.莫尔条纹具有平均光栅误差的作用。 通过光电元件,可将莫尔条纹移动时光强的变化转换为近似正弦变化的电信号,如图所示。 将此电压信号放大、整形变换为方波,经微分转换为脉冲信号,再经辨向电路和可逆计数器计数,则可用数字形式显示出位移量,位移量等于脉冲与栅距乘积。测量分辨率等于栅距。 1.感应同步器结构 包括定尺和滑尺,用制造印刷线路板的腐蚀方法在定尺和滑尺上制成节距T(一般为2mm)的方齿形线圈。定尺绕组是连续的,滑尺上分布着两个励磁绕组,分别称为正弦绕组和余弦绕组。当正弦绕组与定尺绕组相位相同时,余弦绕组与定尺绕组错开1/4节距。滑尺和定尺相对平行安装,其间保持一定间隙(0.05~0.2mm)。 2.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在滑尺的绕组中,施加频率为f(一般为2~10kHz)的交变电流时,定尺绕组感应出频率为f的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滑尺和定尺的相对位置有关。 设正弦绕组供电电压为Us,余弦绕组供电电压为Uc,移动距离为x,节距为T,则正弦绕组单独供电时,在定尺上感应电势为 余弦绕组单独供电所产生的感应电势为 3. 测量方法 根据对滑尺绕组供电方式的不同,以及对输出电压检测方式的不同,感应同步器的测量方式有鉴相式和鉴幅式两种工作法。 (1)鉴相式工作法 滑尺的两个励磁绕组分别施加相同频率和相同幅值,但相位相差90o的两个电压,设 1.磁栅式位移传感器的结构 2.原理: 在用软磁材料制成的铁芯上绕有两个绕组,一个为励磁绕组,另一个为拾磁绕组,将高频励磁电流通入励磁绕组时,当磁头靠近磁尺时在拾磁线圈中感应电压为: 3.测量方式 (1)鉴幅测量方式 如前所述,磁头有两组信号输出,将高频载波滤掉后则得到相位差为π/2的两组信号 两组磁头相对于磁尺每移动一个节距发出一个正(余)弦信号,经信号处理后可进行位置检测。这种方法的检测线路比较简单,但分辨率受到录磁节距λ的限制,若要提高分辨率就必须采用较复杂的信频电路,所以不常采用。 2.鉴相测量方式 将一组磁头的励磁信号移相90°,则得到输出电压为 在求和电路中相加,则得到磁头总输出电压为 角位移检测传感器 一、旋转变压器 二、光电编码器 1. 结构如图所示 旋转变压器一般做 成两极电机的形式。 在定子上有激磁绕组 和辅助绕组,它们的 轴线相互成90°。在 转子上有两个输出绕组 ——正弦输出绕组和余弦输出绕组,这两个绕组的轴线也互成90°,一般将其中一个绕组(如Z1、Z2)短接。 2. 原理 旋转变压器在结构上与两相绕组式异步电机相似,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当以一定频率(频率通常为400Hz、500Hz、1000Hz及5000Hz等几种)的激磁电压加于定子绕组时,转子绕组的电压幅值与转子转角成正弦、余弦函数关系,或在一定转角范围内与转角成正比关系。前一种旋转变压器称为正余弦旋转变压器,适用于大角位移的绝对测量;后一种称为线性旋转变压器,适用于小角位移的相对测量。 3. 测量方式 当定子绕组中分别通以幅值和频率相同、相位相差为90°的交变激磁电压时,便可在转子绕组中得到感应电势U3,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