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灵敏微位移传感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超灵敏微位移传感器 基于单电子晶体管的 主要内容 研究热点 单电子晶体管的优良性质 以单电子晶体管为基础设计的高灵敏度微位移传感器 结果与讨论 引文 微位移传感器——科学家的新宠儿 研究意义:机械微观化,对纳米尺度振动位移的测量灵敏度提出要求 优良性质:30 mK真空,116-MHZ微振子,灵敏度: 热点:Nature , Appling physics letter等近年多有报道,引文中仅2003年相关文章就有3篇。 单电子晶体管(SET)原理简介 库仑阻塞与电子隧穿:微小隧道结中,一个电子隧穿引起的电位变化对下一个电子隧穿产生阻止作用。 栅电压向量子点引入控制电荷, 形成三极管式电路。栅电压 可以完全控制器件的电导。具有晶体管的作用。 微位移传感器——SET的应用 原理:将单电子管与谐振梁电容耦合(如下图所示),振梁振动引起电容C变化 单电子晶体管位移传感器的应用前景 单电子器件有低功耗,小体积,高集成度,量子效应的特点,转化光、声、电为位移信号,制成各种传感器 分子生物学,医学诊断与治疗,宇宙微射线探测,袖珍设备,前景广阔 单电子泵,实现对单个电子的控制,对实现微观世界的可控有重要意义 引文 19篇英文(Nature,Science,Physcis Review letter,Appling physcis letter,etc),1篇中文 2003年3篇,Nature两篇 近三年的11篇 Thank you! * * 报告人: 安雪华 02级20系 库仑岛上控制电荷与栅极的关系: 库仑岛中电子数增加1引起的电势变化: 库仑岛与弱电极极弱耦合在一起,控制栅极电压可以改变库仑岛的电化学势,当库仑阻塞状态与电子隧穿状态之间相互转化时,就会有小到只有几个电子的电流通过栅极电压的改变被探测到。 可见单电子管有着对弱电势改变非常好的探测灵敏度。通过控制栅极电压可以实现对少数电子运动的控制。 三极管式分子电子晶体管电路示意图 SET是最灵敏的静电计,已被证实的灵敏度在 以上。向放置在谐振器上的金属电极上施加偏压,此纳米谐振子的运动信息就会通过SET栅极与施了偏压的金属电极探测出来 :电容变化量将会引起SET岛上电荷的变化 从而改变SET源极与栅极电位。 , 灵敏度提高 SET栅压与电极偏压反映 放大信号 振子通以交变电流通过外加磁场驱动,振幅与频率有关 放大SET响应信号 通过电压与频率的关系计算灵敏度 实验结果 2003年 德国物理学家Robert等人在Nature上的文章,他们从SET的响应数据算得:实验最高灵敏度值为 (振梁共振频率 ,温度30mK) 问题:噪声 潜力:真空骤热提高振梁品质因子,得到更 强的信号 更好光刻技术缩短振子与SET距离 提高响应速度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