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ppt

发布:2017-05-23约2.4千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 阅读“探索:寻找区域差异”一文,思考问题: 在广东省的不同地区,有哪些习惯称法? 一、区域和区域差异 1、区域: ①定义: ②特点: ③范围: ④区域划分指标: 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 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量度的实体, 如:北京市、珠三角等。 内在有本质联系,外部形态相似 有大有小,级别有高有低 单一指标(自然、经济、社会) 综合性指标 2、区域差异: ——区域间的差别。 中国是世界上区域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家之一。 3、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意义: 为选择的区域的发展方向、调整区域的产业 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Ⅰ Ⅱ Ⅲ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青藏高原 中国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高山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气候 高原高山气候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是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 是自然区域的标志。 地形和气候 土壤和植被 400mm 自学课文P6—7,思考表1-1-1。 1、三大自然区的气候特点 中国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高山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气候 高原高山气候 东部季风区:季风影响显著,夏季多湿热,冬季多干冷,降水随季节变化明显.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气候干燥,温差大,降水少。 青藏高寒区:海拔高,导致空气稀薄,气温低,太阳辐射强,风力大。 1、三大自然区的气候特点 2、三大自然区的地形、地貌特点 内蒙古高原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黄土高原 2、三大自然区的地形、地貌特点 东部季风区:海拔较低,大部分在1000米以下。东部平原多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高原山地和盆地交错 青藏高寒区:平均海拔4000米,主要是山系、高原,多7000—8000米山峰。 3、三大自然区的水文特点 东部季风区:河流多为 ,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由本区入海,主要是雨水补给。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部分属 区,多咸水湖,山地冰雪融水是重要的水源。本区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 青藏高寒区: 区和 区兼备。 外流河 内流 塔里木河 内流 外流 4、三大自然区的生物、土壤特点 东部季风区:植被以 为主。北方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南方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季雨林。现状多为农作物和人工林。 土壤多为森林土(黑土、黄壤、红壤等)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主要为 ,部分为草原、荒漠草原。土壤有机质少。 青藏高寒区:植被主要是荒漠、草原、高山草甸灌丛,南部河谷有森林。 土壤发育差,土层薄。 森林 荒漠 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1、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 问题与不足 农业生产 影响程度 青藏高寒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东部季风区 自然区 广泛而深刻 较小 微弱 主要农耕区 畜牧业 灌溉农业 绿洲农业 高寒畜牧业 洪涝灾害 水源不足 土地荒漠化 气温低、 热量不足 2、交通 请问:地形是怎样影响交通的? 3、教育和文化:平原地区教育水平高,山区教育滞后,文盲、半文盲比例高。 4、历史背景和开放顺序 ①历史上,中国文化、经济和政治中心都 有 移的趋势; ②东部的工业、商业兴起 ,改革开放 。 东 早 早 四、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南北差异 (纬度位置的变化而导致的气温差异)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部差异——东西差异 (距海远近导致的干湿状况的差异) 青藏高寒区的内部差异——海拔高度的差异 (随海拔变化而导致的垂直地带性)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南北差异 地貌 植被 河流冰期 干湿地区 年降水量 温度带 1月均温 秦岭—淮河一线的南北界线 类别 0°C等温线 800mm等降水量线 北方平原高原为主,南方低山丘陵为主。 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水果 农作物 耕地类型 耕作制度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比较项目 (1)南北差异对农业生产类型和耕作方式的影响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 水田为主 旱地为主 稻谷、茶叶、蚕丝 小麦、棉花、杂粮 柑橘、荔枝等亚热带、热带水果 苹果、梨、桃、杏、山楂等温带水果 工业类型 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