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学复习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旅游资源学》复习题与补充资料
1. 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按照资源属性,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2. 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是指古今社会人类活动所创造的具有旅游价值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主要包括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城乡风貌、文学艺术、宗教文化、现代设施和饮食购物等7项构景要素。
3. 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指天然赋存和具有观赏价值,能使人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及其景象的地域组合。主要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气候天象和生物景观等4项构景要素。
4. 旅游开发——在一定国土范围内,为吸引和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旅游设施建设和旅游环境培育等综合性的社会和技术经济活动。
5. 旅游资源开发——是旅游开发的组成部分,是针对旅游资源所进行的开发活动,即把旅游资源加工改造成具有旅游功能的吸引物或旅游环境的技术经济过程。
6.古建筑——是指一定区域内的人们在某一历史时期所创造的建筑物,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特点,是当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标志,也具有多方面的旅游价值。
7.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布局特点:(1)前朝后寝;(2)三朝五门;(3)左祖右社;(4)严格的中轴对称;(5)体现阴阳五行学说。
?中国古代屋顶等级的排列顺序如下: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
其中中南海新华门的屋顶形式属于卷棚顶。屋顶形式呈现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的是庑殿顶,如故宫太和殿。
8.中国三大瀑布——黄果树瀑布、壶口瀑布和吊水楼瀑布;其中拥有水帘洞的是黄果树瀑布。
9.世界三大瀑布——非洲维多利亚瀑布、南美伊瓜苏瀑布和北美尼亚加拉瀑布。
10.中国的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
11.截止20011年6月,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地共有41处。
(1)文化遗产(26处)
长城;明清皇宫;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孔府、孔庙、孔林;武当山古建筑群;西藏布达拉宫;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古典园林;北京颐和园;北京天坛;明清皇家陵寝;龙门石窟;大足石刻;都江堰—青城山;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山西大同云冈石窟;高句丽王城、王陵和贵族墓葬、澳门历史城区、安阳殷墟、开平碉楼与村落、福建客家土楼、嵩山“天地之中”古建筑群。
(2)自然遗产(8处)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澜沧江、金沙江、怒江);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中国南方喀斯特;江西三清山;中国丹霞
(3)文化和自然遗产双重部分(4处)
泰山风景名胜区;黄山风景名胜区;武夷山;峨眉山-乐山大佛
(4)文化景观(3处)
庐山风景名胜区 、山西五台山、杭州西湖
★12.截至 2011年,全国已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8 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19 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351 处,以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21 处和国家森林公园 746 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339 座,世界地质公园26处,国家 5A 级旅游区(点)119处。
13.2004年2月中国入选首批世界地质公园(geoparks)的有8家:云南石林;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河南云台山;广东丹霞山;湖南张家界;黑龙江五大连池;河南嵩山。
2005年2 月,我国第二批世界地质公园有4家:浙江雁荡山、福建泰宁、内蒙古克什克腾、四川兴文。其中,雁荡山主要是火山地貌,福建泰宁拥有特殊的丹霞地貌,内蒙古克什克腾主要是花岗岩地貌,四川兴文以喀斯特地貌为主。
★截止2011年,我国的26家世界地质公园分别为:
黄山(安徽)、庐山(江西)、云台山(河南)、石林(云南)、丹霞(广东)、张家界(湖南)、五大连池(黑龙江)、嵩山(河南)、雁荡山(浙江)、泰宁大金湖(福建)、克什克腾(内蒙古)、兴文石海(四川)、泰山(山东)、王屋山—黛眉山(河南)、雷琼(广东、海南)、房山(北京、河北)、镜泊湖(黑龙江)伏牛山(河南)、江西龙虎山、四川自贡、秦岭、阿拉善、乐业—凤山、宁德、天柱山、香港地质公园 。
根据管理级别旅游资源可分为:(1)世界级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和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自然保护区。(2)国家级旅游资源
主要包括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3)省级旅游资源。主要包括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森林公园等。(4)市(县)级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市(县)级风景名胜区和市(县)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