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心理应激和心身疾病选读.ppt

发布:2017-02-23约2.91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四 章 第 四 章 第一节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 包头医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金顺嬛 jsx-20@163.com 第 四 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psychosomatic diseases 第一节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 一、应激(stress): (一)概念: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所引起的结果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 1、应激是引起机体发生应激反应的刺激物; 2、应激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反应; 3、应激是应激源和应激反应的中间变量。 自变量 因变量 中间变量 (二)过程: 输 入 中 介 反 应 结 果 环境需求 应 激 源 察觉与认知评价 心理性 生理性 行为性 适应不良 适 应 1、输入部分——应激源:是指向有机体提出适应和应对的需求,并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物。 (1)生理性应激源:指对躯体直接产生刺激作用的某些刺激物,包括 各种理化和生物学刺激; (2)心理性应激源:指来自人们头脑中的某些紧张信息、包括认知和 情绪波动等; (3)社会性应激源: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遭遇到的不幸与出现的剧烈 变化,又称社会生活事件; (4)文化性应激源:指因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改 变所造成的刺激或情境。 判断以下属于哪种应激源? 1)一名女性怀疑自己得了乳腺癌; 2)上述女性被确诊为乳腺癌; 3)该女性远离家乡来到这个城市生活,常感到难以适应; 4)在患病之前,该女性的丈夫患病去世。 2、中介机制:指机体将应激源或环境对个体的需求这些信息输入,转化成应激反应——输出信息的内部加工过程。 (1)察觉:指感知到应激源的存在。 (2)认知与评价:指人对遇到的应激源的性质、程度及可能的危害情 况作出估计与判断。 某人感染了支原体肺炎,但就早起症状来看,类似于流感,便不进行治疗,待其自然恢复;后持续发热,达2周,经查,确诊为肺炎,遂入院治疗,情绪紧张。 3、应激反应(stress reaction):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常称为应激的心身反应(phychosomatic respons). 急性反应 慢性反应 应激的心理行为反应 情绪反应 行为反应 焦虑(anxiety) 恐惧(fear) 抑郁(depression) 愤怒(anger) 逃避(escape)与回避(avoidance) 退化(regression)与依赖(dependence) 敌对(hostility)与攻击(attack) 无助(helplessness)与自怜(self-pity) 物质滥用 (2)应激的生理反应: (3)综合性的应激反应: 1)亚健康状态 2)崩溃 3)延缓应急效应 4、应激的适应 (三)应激与健康: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二、应对(coping) (一)概念:又称应对策略(coping strategies),是指个体为消除或减轻应激源对自身造成的压力和影响,保持心理平衡所采取的各种策略或措施。 (二)分类: 1、情绪集中性应对 (1)心理防御机制 (2)重新评价情境 (3)减轻紧张 2、问题集中性应对 (1)事先应对 (2)寻求社会支持 三、危机干预 (一)心理危机(psychological crisis)概念:是指个体面临突然的、重大的事件或境遇,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时,所产生的认知失调、情绪失控和行为错乱的特殊紧张状态。 (二)特征:四个阶段。 (三)干预: 第二节 心 身 疾 病 一、概述 (一)概念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是介 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 狭义:密切相关 广义:起重要作用※ (二)范围 1、血管系统 2、消化系统 3、呼吸系统 4、内分泌系统 5、神经系统 6、泌尿生殖系统 7、皮肤科 8、眼科 9、耳鼻喉科 10、口腔科 (三)防治原则 1、治疗原则 (1)心理干预目标 1)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 2)消除心理学病因 3)消除生物学症状 (2)心身同治原则 1)急性发病、生理疾病严重 2)心理症状为主 2、预防 二、常见的心身疾病 疾病名称 心理社会因素 防治措施 原发性高血压 冠心病 消化性溃疡 支气管哮喘 糖尿病 恶性肿瘤 * * * 去除PPT模板上的--无忧PPT整理发布的文字 首先打开PPT模板,选择视图,然后选择幻灯片母版 然后再在幻灯片母版视图中点击“无忧PPT整理发布”的文字文本框,删除,保存即可 更多PPT模板资源,请访问无忧PPT网站-- 使用时删除本备注即可 展示您的作品,PPT模板作品投稿绿色通道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