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程.ppt

发布:2017-04-26约4.64千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热考题型突破系列(六)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题型示例】 (2016·泉州模拟)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 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 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______;;(3)实验室中现有Na2SO4、MgSO4、Ag2SO4、K2SO44种溶液,可与上述实验中CuSO4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 (4)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答两种)________________。 ;(5)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6个盛有过量锌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验 混合溶液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_______________, V6=______________,V9=________________ ②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解析】(1)(2)(3)考查了原电池可以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这一知识点,要想与Zn、稀硫酸形成原电池,必须先由Zn置换出活泼性排在Zn之后的金属,使该金属成为原电池的正极,从而加快Zn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 (4)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有升高温度、增大浓度、加入催化剂、增大固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等。;(5)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前提条件是保证硫酸溶液的浓度以及与Zn的接触面积相同,由已知实验A中V(H2SO4)=30 mL,推知V1=V2=V3=V4=V5=30,由实验F知溶液总体积为50 mL,则V7=20,V9=17.5、V6=10。;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反应速率大大提高,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的单质Cu会沉积在Zn的表面,减小了Zn与H2SO4溶液的接触面积,使反应速率下降。 ;答案:(1)Zn+CuSO4====ZnSO4+Cu、 Zn+H2SO4====ZnSO4+H2↑ (2)CuSO4与Zn反应产生的Cu与Zn形成原电池,加快了氢气产生的速率 (3)Ag2SO4;(4)升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加硫酸浓度、增加锌粒的表面积、加入催化剂(任选两种即可) (5)①30 10 17.5 ②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的单质Cu会沉积在Zn的表面,减小了Zn与H2SO4溶液的接触面积,使反应速率下降 ;【类题通法】 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 在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时,由于外界影响因素较多,故为弄清某个因素的影响均需控制其他因素相同或不变时,再进行实验。因此,常用控制变量思想解决该类问题。解答这类问题的步骤为;第一步:确定变量。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认真审题,理清影响实验探究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步:定多变一。在探究时,应该先确定其他的因素不变,只变化一种因素,看这种因素与探究的问题存在怎样的关系;这样确定一种以后,再确定另一种,通过分析每种因素与所探究问题之间的关系,得出所有影响因素与所探究问题之间的关系。;第三步:数据有效。解答时注意选择数据(或设置实验)要有效,且变量统一,否则无法作出正确判断。;【强化训练】 1.下列表格中的各种情况,可以用下面对应选项中的图象曲线表示的是 (  );选项;【解析】选C。由于K比Na活泼,故相同大小的金属K和 Na与水反应,K的反应速率快,又由于Na、K与H2O反应 均为放热反应,随反应进行,放出大量热,反应速率逐渐 加快,A图象错误;由于起始时乙中H2C2O4浓度大,故其反 应速率比甲中快,B图象错误;由于甲反应是在热水中反 应,温度高,故甲的反应速率高于乙的,随反应进行,反 应物浓度逐渐减小,故甲、乙中反应速率逐渐减小,C;图象正确;MnO2在H2O2分解过程中起催化作用,故乙中反应速率大于甲中,D图象错误。;2.(2016·梅州模拟)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020 mol·L-1的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 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 mL混合,记录10~55℃间溶液变蓝时间,55℃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40℃之前与40℃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