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03城市的产生和发展.ppt

发布:2017-05-17约9.14千字共10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理论 当前制造产生的利润低,全球制造也已供过于求,但是研发与营销的附加价值高,因此产业未来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也就是在左边加强研发,在右边加强客户导向的营销与服务。 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 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的影响 研发的力量:技术-专利保护-垄断竞争 鼠标的例子-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 美国罗技公司的无线鼠标:在美国市场售价40美元(100%) 核心部件(芯片)供应商(研发):13美元(32.5%) 中国苏州工厂(装配):3美元(7.5%) 分销商和供应商(营销):15美元(37.5%) 罗技公司(管理):8美元(20%) DVD机的例子-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 20美元-专利费 1.5美元-中国厂商的纯利润 加快自主创新 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 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的影响 品牌的力量:品牌-市场-垄断竞争(苹果、索尼) 可口可乐的例子-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 可口可乐前总裁罗伯特·伍德罗夫曾说过,就算可口可乐的全部工厂在一夜之间烧毁,他也可以在第二天重现辉煌。 在2004年世界商标价值排位中,可口可乐品牌位列第一,价值是690多亿美元,将近700亿美元,相当于5600亿人民币,大致相当于湖南省2004年全省的国民生产总值,即6000多万人口一年创造的价值。 打造民族品牌(华为、中兴、联想、海尔) 发烧级四核手机 高通28nm四核1.5G处理器 2GB超大内存 超高PPI的视网膜屏 高质量相机 基于Android 4.1的MIUI ¥1999 品牌 技术 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 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的影响 对全球城市体系格局的影响 水平结构-城市之间经济活动的差异在于部类不同。 垂直结构-城市之间经济活动的差异在于层面不同。 头脑国家:产生知识,输出知识 躯干国家:接受知识,应用知识 对职业生涯的启发(市场-竞争-分工-方向) 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 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的影响 对全球城市体系格局的影响 管理/控制-空间集聚:管理/控制层面集聚的城市占据主导地位 制造/装配-空间扩散:制造/装配层面集聚的城市处于从属地位 研究/开发-向特定区位集中:如硅谷和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两极分化特征更加明显 少数城市成为全球和区域的经济中心城市。如:纽约、东京、伦敦 多数城市和地区成为跨国公司的制造/装配基地。如: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某些城市和地区成为研究/开发中心。如:北京(微软亚洲研究院) 相互依存程度更加密切。 “东莞塞车、世界缺货” 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 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的影响 对全球城市体系格局的影响 一方面, 经济活动世界范围内的广域分散, 造成了全球城市体系的扁平化,越来越多的城市被纳入到了世界城市体系当中; 另一方面,经济活动组织的一体化,造就了世界城市体系中的核心城市或节点城市地位的进一步增强。少数国际城市成为全球经济的指挥中心,其影响力跨越区域,遍及全球。 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 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的影响 对全球城市体系格局的影响 经济活动在空间上越是分散,经济管理功能就越集中,世界城市体系的“核心-边缘” 二元结构将会更加明显。 在这种背景下只有成为全球城市体系中的“节点” ,才能保持持续的竞争力。 城市1 行业1 行业2 … 行业n 试制品研制或开发 零 部 件 生 产 模块零部件生产 销 售 售 后 服 务 加 工 组 装 附加值 高 低 上游 下游 行业1 企业1 企业2 … 企业n 产 业 价 值 链 城 市 价 值 链 … 中心城市 创新型城市 硅谷 … 筑波、新竹 伦敦、纽约 香港、首尔 … 大阪、广州 世 界 城 市 链 制造业城市 米兰 全球城市 国际城市 生产性服务业 专业化服务业 商业贸易服务 高端服务业 研发模块 品牌模块 标准模块 自主创新 中试模块 装配模块 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 三、信息革命时代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 2.世界城市体系 首先,世界城市体系由世界各国城市组成,并有明显的等级结构。 其次,空间极化和城市职能专门化趋势将进一步强化。 第三,传统的国家和区域城市系统将直接或间接地从属于世界城市体系。 END * 西 江 北 江 东 江 岷江 嘉 陵 江 汉 水 赣 江 塞 纳 河 ②铁路促进近代城市发展 铁路的修筑可以促使沿线城市的诞生和兴盛,又可能带动另一些城市的发展。 石家庄市原来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乡村,当初京汉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时,为了不破坏正定县的风水,把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后来石德、石太铁路又在这里与京汉线相交,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