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03原理--第2讲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及理论实践.ppt

发布:2017-04-18约2.63千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城市规划学科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一、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了解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 了解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 二、现代城市规划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 了解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熟悉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想 熟悉战后城市规划学科的主要理论发展 三、当代城市规划面临的形势 了解当代城市规划所面临的社会经济条件 熟悉当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或理念 熟悉当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实践 ;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唐长安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元大都 三套方城 宫城居中 轴线对称 左祖右社 前朝后市;明清北京城 北部收缩2.5KM 南部扩展0.5KM 突出8KM中轴线 皇城南形成商肆 ;我国的一些古代城市还充分体现了与环境的协调与融合。 明代南京依山傍水,布局灵活,是自然观理念占主导的典型城市格局。;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中世纪的欧洲城市 中世纪的欧洲——众多封建领主王国——封建割据和战争——城堡 教会势力强大——教堂占据城市中心位置,成为空间和天际轮廓的主导因素。 10世纪以后,一些城市摆脱封建领主的统治,成为自治城市。 公共建筑(市政厅、关税厅和行业会所)占据城市空间的主导地位。 不少城市突破封闭的城堡,不断向外扩张。;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城市;现代城市规划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源自莫尔“乌托邦”概念,代表人物——欧文、傅立叶 欧文1817年在美国实践的“协和村”;戈定1859-1870年在法国的实践;霍华德“田园城市” 以霍华德“田园城市”为标志,出现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 理论提出—1898年《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平和之路》 概念——是为健康、生活及产业设计的城市,其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 田园城市实质——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若干个田园城市(3万人)围绕中??城市(5.8万人)呈圈状布局。 田园城市布局——圆形,中央为公园,六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核心部位为公共建筑,环行林荫大道,城市外围建设工厂、仓库。 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彻斯特,由恩温、帕克完成;田园城市的实践 大伦敦规划与卫星 城建设(1944年) 结构:集中式圈层 内城圈:疏解人口 近郊区:控制人口 绿带环:16公里宽, 禁止建设 外圈:农业区,设 8个卫星城 思路:控制中心区,开发 远郊新城,分散中 心城市压力。;柯比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 柯比西埃是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人物——理性功能主义的规划思想——1933年《雅典宪章》 1922年发表“明天城市”规划方案 布局——中部为中心区;40万人—24栋60层高楼、60万人—板式住宅、200万人—花园住宅;三层道路系统—地下重型车、地面市内交通、高架快速交通。 中心思想——提高市中心的密度,改善交通,全面改造城市地区,提供充足的绿地。 1931年“光辉城市”规划方案——思想集中体现 ——大量高层建筑+人车分离高效率交通系统 规划实践——20世纪50年代昌迪加尔规划;柯比西埃规划实践——昌迪加尔规划;索里亚?玛塔线形城市理论;巴西利亚;西谛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 通过城市空间各个构成要素的研究,在城市建设中强调人的尺度、环境的尺度与人的活动以及感受之间的协调,从而建立城市空间的丰富多彩和人的活动空间的有机构成。 在经济和艺术之间,他强调城市规划不能走向极端——在主要广场和街道的设计中强调艺术布局,在次要地区则强调土地的最经济使用。 格迪斯的学说 生物学家格迪斯1915年出版《进化中的城市》 通过生态学研究,揭示了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将城市和乡村的规划纳入到同一体系之中。 提出城市规划的工作模式:调查—分析—规划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述 ——城市规划是一个巨系统,仅凭感性认识是不适宜的,要运用理论和理性思维,科学地预测城市的未来发展,保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 将城市分解成为一个既统一又分散的城市有机整体,各部分形成相对半独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