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及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doc

发布:2016-12-31约5.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 实验目的:观察小草和大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实验原理:观察法 实验器材:小草(多种)、大树(多种)、放大镜 实验步骤: 1、观察准备好的小草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特点; 2、画出轮廓图; 3、找出小草的相同点; 4、观察大树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特点;并画出轮廓图; 5、找出大树的相同点; 6、比较小草和大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实验现象: 1、能够观察到小草的相同点; 2、能够观察到大树的相同点; 3、能够比较出小草和大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实验结论: 1、小草的相同点:茎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较弱; 2、大树的相同点:茎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 实验名称:制作酸奶 实验目的: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 实验原理:借用细菌制作酸奶 实验器材:新鲜酸奶、鲜牛奶、杯子、瓶子、金属小勺、竹筷、温度计 实验步骤: 1、 将所准备的容器和工具消毒准备好; 2、 将鲜牛奶煮开后,凉至30摄氏度左右,平均分装在已消毒的杯子中; 3、分别向装有鲜牛奶的杯子中加入等量的酸奶,搅拌均匀后盖上盖子; 4、将其中的一杯放在温暖环境中,另一杯放在阴凉环境中,24小时后观察。 实验现象:鲜牛奶变成了味道鲜美的酸奶 实验结论: 1、 鲜牛奶是怎样变成味道鲜美的酸奶的? 2、 制作酸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实验名称:探究食物发霉 实验目的:了解食物发霉的条件和过程 实验原理:细菌发酵与霉变 实验器材:馒头、饭粒、塑料杯 实验步骤: (分对照组分别进行) 1、将馒头、饭粒放置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 将馒头、饭粒放置通风、干燥的环境中。 实验现象: 1、 环境1中食物发生霉变,而且速度快; 2、 环境2中食物稍有霉变,而且速度慢。 实验结论: 食物在阴暗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实验名称:探究常见能量控制装置是怎样工作的 实验目的:探究常见能量控制装置的作用和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实践操作法 实验器材: 电池、电线、小灯泡(带灯座)、铅笔芯、镊子、热敏装置、酒精灯、火柴 实验步骤: 1、操作图见教材57页; 2、两个实验分两个小组进行,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 实验现象: 1、当源线的两头在铅笔芯上滑动时,小灯泡的亮度在改变; 2、当热敏装置在酒精灯上加热时,小灯泡亮;而当热敏装置没有在酒精灯上加热时,小灯泡熄灭。 实验结论: 通过不同的控制装置,能够对能量的使用进行控制。 实验名称:模拟月相的变化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验建立对月相变化的直观印象 实验原理:模拟制作 实验器材:一个直径5厘米€€10厘米的白色塑料球,黑墨水 实验步骤:见教材第100页。 实验现象: 能够观察到“月相”随着不同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实验结论: 我们观察到的月相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和月球位置的变化而造成的变化。 河北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一、????????草和大树 1.地球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人们已经知道的大约有30万种。 2.像蟋蟀草那样具有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 像?桃树?那样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 二、????????植物博览会 1.银杏是我国著名的活化石植物。 2.珙桐被誉为“中国鸽子树”。 三、????????鸟类动物的特征 1.鸟类的共同特征是:体表有羽毛,靠喙取食、靠产卵繁殖后代。 2.蝙蝠不是鸟类而是哺乳动物,猫头鹰是鸟类。 四、????????种类繁多的动物 1.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 2. 哺乳动物:羊、兔、猪、鲸、海豹、海豚 鸟????类:鸡、鸭、鹅、老鹰、大雁、蜂鸟 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壁虎、蛇、鳄鱼、龟、蜥蜴、甲鱼 两栖动物:蟾蜍、蝾螈、娃娃鱼 鱼????类:鲤鱼、黄花鱼、鲨鱼 昆????虫:蝗虫、蝴蝶、蜻蜓 无脊椎动物 节肢动物:虾、蟹、蜘蛛 3.各类动物的特征 A.?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近地爬。 B.昆虫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3部分,具有3对足,两对翅。 C.鸟类动物: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靠产卵繁殖后代。 D.两栖动物: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 E.鱼类动物:终身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F.哺乳动物:体表有猫,在“妈妈”腹中长成“小胎儿”,幼时吃母乳。 五、????????细菌和病毒 1.细菌和病毒。他们漂浮在空气中,潜藏在食物、土壤、水中、甚至寄生在任何其它动植物的体内。 2.细菌的特点:体积微小,繁殖迅速。 3.病毒比细菌小的多,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 4.由病毒引起的疾病:麻疹、感冒、烟草花叶病、鸡瘟、牛瘟、肝炎、口蹄疫 非典、禽流感 由细菌引起的疾病:百日咳、痢疾、伤寒、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