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发动机电控系统3概要.ppt

发布:2017-06-16约7.25千字共7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本章主要内容: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原理 空气供给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与检修 燃油供给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与检修 一、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 本节主要内容: 喷射正时控制 喷油量控制 燃油停供控制 燃油泵的控制 1、喷油正时控制 在采用间歇喷射方式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电脑必须控制喷油器喷油的开始时刻,这就是喷油正时控制。其控制目标一般是在进气行程开始前,喷油结束。 同步喷油正时控制 顺序喷射正时控制 分组喷射正时控制 同时喷射正时控制 异步喷油正时控制 起动时异步喷油正时控制 加速时异步喷油正时控制 同步喷油正时控制:顺序喷射正时控制 特点:喷油器驱动回路数与气缸数目相等。 工作原理:ECU根据凸轮轴位置传感器(G信号)、曲轴位置传感器(Ne信号)和发动机的作功顺序,确定各气缸工作位置。当确定各缸活塞运行至排气行程上止点前某一位置时,ECU输出喷油控制信号,接通喷油器电磁线圈电路,该缸开始喷油。 同步喷油正时控制:分组喷射正时控制 特点:把所有喷油器分成2~4组,由ECU分组控制喷油器。 工作原理: 以各组最先进入作功的缸为基准,在该气缸排气行程上止点前某一位置,ECU输出指令信号,接通该组喷油器电磁线圈电路,该组喷油器开始喷油。 同步喷油正时控制:同时喷射正时控制 特点:所有各缸喷油器由ECU控制同时喷油和停油。 工作原理:喷油正时控制是以发动机最先进入作功行程的缸为基准,在该缸排气行程上止点前某一位置,ECU输出指令信号,接通该组喷油器电磁线圈电路,该组喷油器开始喷油。 异步喷油正时控制 起动时异步喷油正时控制 在同步喷油基础上,为改善发动机的起动性能,再增加一次异步喷油。 在起动开关处于接通状态时,ECU接受到第一个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信号(Ne信号)后,接收到第一个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G信号)时,开始进行起动时的异步喷油。 加速时异步喷油正时控制 为了改善加速性能,ECU根据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中怠速信号从接通到断开时,增加一次固定量的喷油;有些电控发动机, ECU根据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中怠速信号从接通到断开时,检测到第一个Ne信号时,增加一次固定量的喷油;有些电控发动机,为使发动机加速更灵敏,当节气门迅速开启或进气量突然增加(急加速)时,在同步喷射的基础上再增加异步喷射。 2、喷油量控制 目的:使发动机在各种运行工况下,都能获得最佳的喷油量,以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和降低排放污染。 喷油量的控制是通过对喷油器喷油时间的控制来实现的。 起动时的同步喷油量控制 起动后的同步喷油量控制 异步喷油量控制 起动时的同步喷油量控制 在发动机转速低于规定值或点火开关接通位于STA(起动)档时: ECU根据水温确定基本喷油时间,再根据进气温度和蓄电池电压进行修正,得到起动时的喷油持续时间。 起动后的同步喷油量控制 喷油持续时间 = 基本喷油持续时间×喷油修正系数 + 电压修正 基本喷油持续时间:根据传感器信号,由电脑查表确定。 D型:根据发动机转速信号和进气管绝对压力信号确定基本喷油时间; L型:根据发动机转速信号和空气流量计信号确定基本喷油时间。 喷油修正系数:包括起动后加浓修正、暖机加浓修正、进气温度修正、大负荷工况喷油量修正、过渡工况喷油量修正、怠速稳定性修正等。 电压修正:考虑蓄电池电压变化的修正。 异步喷油量控制 发动机起动和加速时的异步喷油量是固定,各气缸喷油器以一个固定的喷油持续时间,同时向各气缸增加一次喷油。 喷油修正总图 3、燃油停供控制 减速断油控制:当驾驶员快速松开油门踏板使汽车减速时,ECU控制喷油器停止喷油,以降低HC和CO含量。当转速降至规定值时又恢复正常。 限速断油控制:发动机转速超过安全转速或汽车超过设定的最高车速时,ECU控制喷油器停止喷油,以防超速。 4、燃油泵控制 当点火开关打开或发动机熄灭后,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的燃油泵一般预先或延迟工作2~3S,以保证燃油系统必须的油压。 在发动机起动过程和运转过程中,燃油泵应保持正常工作。 打开点火开关但不起动发动机,或关闭点火开关后,应适时切断燃油泵控制电路,使燃油泵停止工作。 有些燃油泵有高低两个转速档,以满足不同转速的需要。 二、电喷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原理 3个子系统组成:空气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和控制系统。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组成示意图 1、空气供给系统 功用:为发动机提供清洁的空气并控制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的供气量。 2、燃油供给系统 功用:供给喷油器一定压力的燃油,喷油器则根据电脑指令喷油。 3、控制系统 ECU根据空气流量计信号和发动机转速信号确定基本喷油时间,再根据其他传感器对喷油时间进行修正,并按最后确定的总喷油时间向喷油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