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细生的重点1-5章.doc

发布:2017-01-20约2.17万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细生重点 划了两个半钟的重点科代表我也是醉了……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挂科啊,不然怎么对得起课代表的呕心沥血啊…… 首先!要先确定得分点! 一、二十分的实验图片题:两分一道,大概是一半光镜一半电镜啦。电镜的照片大概都在图谱里咯,光镜的大家在实验课看到的就是考点咯,课代表会在实验课的时候向老师勒索PPT,这个大家放心啦。 ※字片、红绿羊毛片和人血涂片是练习片,不考不考哈。 ※有关于细胞分裂的各期都有可能考哦!如果考别的分裂期一般是那个洋葱根尖,因为植物细胞较典型。马蛔虫的一般考中期。不过!!!极面和侧面都有可能考哦嘿嘿。 二、十道英译汉:十题,重点的词汇多考,全是拉丁文因素的不会考咯。 三、问答题十分,这个考哪里老师都已经做出了推断,还是靠谱点啦 四、多选一分一题┑( ̄Д  ̄)┍这个大家看看划的东西混个脸熟咯,老师原话。 绪论 ※表1-1 细胞研究的100个重大事件: (不用记年代,如果主人公多也不用记人名) 第02件 R.Hook(英)首次描述了植物细胞(木栓),命名为cella,并发表了《显微》图谱一书,描述了栎树皮细胞。 第29件 W.Flemming(德)观察了蝾螈细胞的有丝分裂,三年后提出了mitosis这一术语。 第53件 J.Bonner(美)发现线粒体与细胞呼吸有关就是氧化磷酸化理论。 就是氧化磷酸化理论 第54件 J.D.Watson(美)F.H.C.Crick(英)提出了DNA双螺旋模型。 第68件 S.J.Singer(美)G.L.Nicolson(美)创立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88件 G.Blobel(美)创立了细胞内蛋白质运输的信号学说,阐明内质网蛋白质合成的分子机制而获诺贝尔奖。 第89件 一些人因利用酵母发现细胞周期调控机理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90件 一些人因利用线虫在器官发育的遗传调控和细胞程序性死亡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98件 一些人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第99件 一些人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保护染色体的机制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100件R.G.Edwards因对试管授精领域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对生理学的研究曾使400万人得以降生。 表1-1纠错:第71件“贡献”:“提出染色体是由六个组蛋白构成的”改为“提出染色体是由八个组蛋白构成的”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一、光学显微镜 ※分辨率(即分辨力)的概念:在人眼明视距离PPT上是25cm处,能清楚地分辨被检物体细微结构最小间隔的能力。 PPT上是25cm ※光学显微镜最大分辨率为0.2μm,最大放大倍数为1000倍。 ※光镜标本的要求:厚薄为1-10μm。 (1)荧光显微镜 ※荧光显微镜以紫外线为光源。 (2)相差显微镜(了解) ※定义:相差显微镜是一种可以观察活细胞或未经染色标本的光学显微镜。 ※工作原理:利用光的衍射和干涉效应,将通过标本不同区域的光波的光程差转变为振幅差,提高了各结构之间的对比度,从而使活细胞或未经染色的标本内结构可以被看到。 (3)暗视野显微镜 ※暗视野显微镜也可以用于活细胞等无色透明标本的观察。 (4)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以单色激光为激发光源。 二、电子显微镜技术 ※电子显微镜只用记住透射电镜的以知识点: 1)在真空环境中,电子束替代光波对样品成像; 2)电镜的放大倍数为100万倍; 3)电镜的分辨率为0.1-0.3nm。 三、细胞融合技术 P21(二)两段话大家看一下我就不打下来了 有一些分散的知识点,主要是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和所用的东西。 第三章 细胞概述 第一节 ※影响细胞形状的因素及例子 1)细胞形状的维持靠细胞骨架的作用。 2)受相邻细胞或细胞外基质的制约 例子:游离细胞如各血细胞呈球形,而在血管外,白细胞可以由表面膜形成伪足改变形状。 3)与细胞生理功能有关 例子:人红细胞呈双凹的盘状且体积小,有利于通过毛细血管增加表面积,便于气体交换;具有收缩功能的肌细胞多为柱形或梭形;起支持保护作用的上皮细胞多为扁平鳞状,或紧密排列呈柱状;具有感受刺激传导冲动的神经细胞则类似星芒形等。 4)随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例子:扁平的上皮细胞在组织中为扁平状,在离体的悬浮培养液中可成为球状。 ※支原体是最小的细胞。 ※真核细胞及其结构: 在电镜下观察真核细胞的结构,把细胞分为两大类:膜相结构和非膜相结构。(具体分为什么要自己看哦) ※表3-2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主要注意染色体、转录和翻译、转录与翻译后大分子的加工与修饰三项。 ※氨基酸结构特点: 每一氨基酸含有一碱性的氨基(—NH2)和一酸性的羧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