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气氛.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氣氛 英語三 91C1023邱鈺婷 91C1028柯珮鈴 91C1029黃卉君 班級氣氛的意義 班級氣氛乃藉著班級社會體系中各成員間的交互作用而產生,因各成員之間的期望或態度,意識或行動相互作用而產生,經過一段時日以後,自然醞釀出一種氣氛,瀰漫在整個班級之中,它影響每一個成員的思想、感覺或行為模式。所以班級氣氛實在是一種社會壓力,它不知不覺地塑造了學生的態度與價值,也影響了他在教室的學習活動。 影響班級氣氛的因素 (一)教室的地理或物理環境 (二)團體成員的個別條件: 性別、知能、學業成績、性格等。 (三)學生相互之間的人際關係 (四)學生領袖的個性 (五)教師的人格特性 : 教育信念、人生觀、性格等。 (六)與其他團體的關係 (七)其他因素: 如作業或學習的內容不同, 社區及家庭的背景不同 。 教師對班級氣氛的影響 一、教師的領導方式 ※單層面領導類型: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及五分法不同論點。 在此舉三分法為例。 權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勒溫、李比特) (1)權威型:一切決策、計劃、工作程序、分配與考核都由領導者決定 (2)民主型:一切決策由團體商議,領導者給予成員客觀而委婉的建議 (3)放任型:領導者對於決策、工作程序及評鑑,聽由團體和成員決定,絕少參與其事。 ※雙層面領導類型:有「倡導」-「關懷」層面、「結構—參與」層面。此舉前者為例 (1)倡導層面: 指導者以實現團體目標為前提,對工作程序預先計劃,指派成員工作講求績效。 (2)關懷層面: 指導者關懷成員需要,重視成員間人際關係,相互信任,相處融洽。 *兩者結合之領導類型; 1.高倡導低關懷: 領導者關心工作績效少關懷成員。 2.高倡導高關懷: 工作績效與成員需求兩者兼重。 3.低倡導高關懷: 領導者關心成員需求勝過對工作的要求。 4.低倡導低關懷: 對團體目標和成員需要均不注重。 ※三層面領導類型:(高登及阿德勒提出) 主要分為「工作—權威—情意」三層面 二、領導方式對班級的影響 ※單層面之教師領導行為對班級氣氛影響 (1)權威型: 團體成員彼此缺乏合作,多以自我為中心 (2)民主型: 充滿一團和氣,各成員自動的、協同的邁 向團體目標 (3)放任型: 個人有極大的自由,同儕間互相攻訐,無 自動合作關係 ※雙層面領導對班級氣氛的影響 (1)高關懷高權威 有助於學生的學習表現和生活適應 (2)高關懷低權威 與第一種類型影響相似,適用有內控傾向學生 (3)低關懷高權威 對學生生活適應有不利影響,教室氣氛較不積極 (4)低關懷低權威 類似不聞不問的放任教導,是最不理想的領導方式。 ※三層面領導對班級的影響: (1)低課業高權力低情感、中高課業低權力低情感及中高課業中權力低情感等三種領導行為方式的班級其同儕影響及同僚團體凝聚力兩方面皆有較好的表現。 (2)中高課業低權力高情感的領導行為方式則較有利於班級的士氣與同僚影響。 ※男、女教師之領導方式及其影響之差異: 1.男女級任教師領導行為的比較 2.男女教師領導行為的比較 學生對班級氣氛的影響 一、不良的小團體 兒童期交友的特徵之一,就是喜歡組織「小圈圈」,也有學者稱之為「強盜集團」,這樣的小團體通常是由五到八個同年齡且「同性別」的孩子組成,他們可能會訂定這個團體的一些規則,不讓父母師長知道他們在做什麼,更不會讓其他人干涉。 (EX.男生群聚打鬧、女生群聚偷竊) 過度的小團體意識對班級所產生的不良影響 (1)彼此之間壁壘分明,缺乏班級團體意識 (2)對於班級事務的處理,難以達成共識 (3)使得內向、不善交際的學生更形孤立 二、同儕之間的人際關係 同學來自不同的家庭與環境,在個性和生活習慣等各方面大不相同,一個班級中如果同學的個性大相逕庭,那麼要找到志趣相投的人就不容易,班級的情感就不容易融洽,反之則變得容易許多。此外,如班級中有一兩位具有領導人性格的學生,班級活動的進行也會很自然而然的順著其領導者擁有共通的目標,反之則班級意識渙散,難以掌握共同意見。 如何塑造良好的班級風氣 教師方面 學生方面 師生關係方面 與家庭社區的互動 教師觀念及特質方面 1.應具備民主的特質及風範 (1) 教師要表現友善、溫暖、風 趣、真誠同理心、尊重、熱 心、幽默感….等。 (2) 教師能以身作則、能真誠的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