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囚歌》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 囚歌 1945年国民党反动派在重庆歌乐山设置了十余座监狱,用来关押残害不幸被捕的革命者,在这些如地狱般的监狱里,革命者受尽了敌人种种非人的折磨。就在那皮鞭的撕咬,烈火的焚烧,鲜血的飞溅中,正义与邪恶进行着殊死较量。其中有一座叫做渣滓洞的监狱,因为有无数的革命者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故而被人们称为“活棺材”。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间牢房,便是渣滓洞中的二号牢房,囚禁其中的许多革命者被活活烧死,敌人的罪恶之火夺走了多少生命,但革命者的精神是永远烧不掉的。就在这间牢房的墙壁上还留着一首诗,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囚歌》。 背景介绍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 ?叶挺(1896.9.10—1946.4.8),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新四军的领导人,杰出的军事家,原名叶洵,字希夷,1896年9月10日(清光绪二十二年八月初四)生于广东省惠阳县周田村,先后毕业于广东陆军小学堂、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9年初在粤军中任支队副官,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1年任孙中山陆海军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1922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时奉命守卫总统府前院,掩护孙夫人宋庆龄脱险;1924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同年先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由信仰三民主义转而信仰共产主义。 课文讲解 1.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把诗歌读一遍,想一想,课题中的“囚”是什么意思?囚歌又是什么意思呢? ??从字形上看,人被四堵高墙紧紧围住,如笼中之鸟,失去自由。“囚”的意思是把人关在监狱里。“囚歌”在本文指革命者在敌人监狱里写的诗歌。 2.生自由读一读第一节。想一想,叶挺同志在怎样的情况下写出这首诗的?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请把它们划出来。这里的“人”和“狗”指的是什么? ??“人”指坚定的革命者,“狗”指革命队伍中的叛徒。 3.齐读第一节诗,注意读出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威逼利诱的卑劣手段和丑恶嘴脸 课文讲解 4.大家都读知道要用读出反动派阴险狡猾的语调,那么,作者想要表达的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愤怒,对叛徒的厌恶和痛恨的思想感情。 5.这一节诗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当时摆在狱中革命者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坚贞不屈,意味着失去自由,甚至生命;充当叛徒,出卖革命,将得到自由。作者选择哪一条路呢?第二节诗告诉了我们。??齐读第二节诗思考作者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作出怎样的回答? ??我迫切希望得到自由,但我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真正的革命者是决不会向敌人屈膝投降当叛徒的。 ? 第二节诗中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该怎样读? 表达叶挺同志决不向敌人屈膝投降的决心,表现了革命者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读要坚定、有力、高昂 ?? 课文讲解 1.全班齐读第三节。思考诗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作者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比喻 ,“地下的烈火”比喻革命的烈火,指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力量。“活棺材”指囚禁革命者的牢房,又指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的旧社会。 ??2.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决不会向敌人屈服,因为他心中充满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所以,诗人决定怎么做?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叶挺同志为了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宁愿献出自己生命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 3.齐读第三节诗注意读“地下的烈火”、“一齐烧掉”、“得到永生”等词语读时要铿锵有力,语气逐渐激昂,节奏加快。 指导朗读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注意: 1、确定停顿处。??2、指名读——学生评价——指名读——全班读。?? 随堂练习 形近字组词 囚( ) 棺( ) 敝( ) 因( ) 官( ) 敞( ) 解释词语 (1)囚歌:被囚禁在敌人监狱里的人写的诗歌。(2)永生:永远活着,永久的生命。本文指革命烈士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精神永不磨灭。(3)人:坚定的革命者。(4)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