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幻灯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章 绪 论
什么是中医护理学?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保健、康复等医疗活动,对病人及老、弱、幼、残者加以照料,并施以独特的传统护理技术,一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人是有机整体
整体观念
天人相应
根据四诊所得确定证候
辨证施护
根据证候确定护理措施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例:一脏、一腑、一体、一窍构成一个系统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例:自然(季节、昼夜、地区)与人的关系
社会与人的关系
二、辨证施护
辨证----即采用望、闻、问、切等诊法收集病史、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综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发展阶段及邪正之间的关系等,最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 辨证的过程就是对病人作出正确、全面判断的过程。
病、症、证
病: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过程。
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
证: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的原因、病的部位、病的性质、邪正关系
二、辨证施护
施护----施护即是根据辨证的结果,遵循辨证的理论确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辨证论治的关系
辨证:是确定治则治法的前提和依据。
施护: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确定施护原则、选择施护的手段和方法。
治疗与护理的效果又是检验辨证正确与否的依据。
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
阴阳平和
阳
*人类生存于天地之间,而阴阳就是天地之道,人类的生命活动遵循天地大道,离不开阴阳的影响;
*阴阳还是变化的基础,我们了解事物,无非是探讨它的变化,时间的变化,空间的变化,而什么引导着这个变化呢?是阴阳。
*我们的生命在活动过程中会接触社会,接触自然,而社会、自然中的物体,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是有机的还是无机的,是宇宙还是银河,它的整个过程无非就是一个生生灭灭的过程。那么这个生生灭灭是怎么产生的呢?它的本始还是阴阳;
阴阳的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它既可以代表相互关联而性质相反的两种事物或现象,也可以说明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具有的对立统一属性,含有一分为二的意思。
古人是如何感知阴阳的?
日 月
昼 夜
热 寒
火 水
动 静
* 阴阳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具有相对性;
* 阴阳的划分具有无限可分性。
阴阳的划分
阳
外
上
左
前
体表
外侧
腰背
六腑
心肺
阴
内
下
右
后
体内
内侧
胸腹
五脏
肝脾肾
从空间结构划分阴阳
阳
运动的
外
向
的
上升的
温热的
明亮的
无
形
的
兴奋的
阴
静
止
的
内
收
的
下降的
寒
凉
的
晦
暗
的
有
形
的
抑
制
的
从万物属性划分阴阳
阴阳
对立制约
互根互用
消长平衡
相互转化
阴阳的相互关系
阴阳的对立
阳气上升
阴气下降
阴阳的对立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对立的阴阳双方同时又彼此制约着。
寒凉与温热
水与火相互
互根互用
阴阳的相互依存,是说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且每一方都以另一方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或前提。
无阴则无所谓阳,无阳则无所谓阴。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阴
阳
阳
阳
阳
阴在内,阳之守也
阳在外,阴之使也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消长平衡
含义: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处于不断增长和消减的运动变化之中,并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阴阳双方——此消彼长、彼长此消即阴消则阳长,阳消则阴长例如四季气候的变化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