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学.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医外科学 第一章 中医外科发展简史 一、萌芽阶段: 贡献: 1、创立了简单的清创、止血法 2、创立了原始的外用药 3、创立了原始的外科手术器械和小手术(石器时代)《山海经》“商丘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针”。 砭针——最早用于切开引流的器械 中医外科学 《灵枢·玉版篇》“其已成脓血者,其唯砭石,铍针之所取也” 角法的应用——古代古老的疗法,采用动物的角作为工具,现代发展为拔罐法。 例如:现代仍用黑泥埋之治银屑病(黑龙江) 例如:目前似运用陶瓷碎片放血——治疗小儿头面的癜风(穴)。 中医外科学 二、独立分科阶段: 周代开始——外科已成为独立的专科 《周礼天管篇》将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 疡医——即外科医生,并规定了疡医的治疗范围。 《周礼》“疡医掌肿疡、溃疡、金创、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 中医外科学 肿疡——痈疽未溃 溃疡——痈疽已溃 金创——创伤、刀伤 治疗上 治疗上折疡——跌打损伤、骨折 祝药——外敷药 劀——以刀刮除坏死组织 杀——以腐蚀药物除去坏死组织 ? 提脓去腐药,丹药类 中医外科学 三、基础理论发展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外科已逐步完善 《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医书 其外科内容包括: 1、外伤性疾患:如金疮、刀伤、出血、诸虫咬伤等。 2、痈与疽:颐痈、痈首、股痈、骨痈、疽、血疽、气疽等病名,多是《灵枢·痈疽篇》中所未见者,说明当时痈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上具有一定水平。 中医外科学 1、 痔病:牡痔、牝痔、脉痔、册出等病的记述,这和后世的外痔、内痔、痔出血、脱肛等病相符合,还有结扎加切除治疗痔核的方法记载。 例:现代肛肠疾病的治疗仍采用结扎、切除、注身、挂线法。 2、皮肤病:有“白处”“白瘛”“瘙”“疥”记载,分别和现代医学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瘙痒性皮肤病,皮脂溢出性皮肤病相符合。 中医外科学 1、 丰富多彩的外治法: 有砭法、熨法、熏法、角法、按摩法、 洗浴法等。 外用剂型:散剂、膏药、水剂、醋剂、酒剂。 2、 尿路结石的最早记载——石癃、《病方》最先把癃的概念与泌尿系疾病紧密地联接起来。 中医外科学 “癃、溺不利、脬盈”,“癃,痛于脬及衷,痛甚。痛益甚……痛已,类石如泔从前出”并列举了血癃、石癃、膏癃的病候与治疗。由此看出当时把癃作为下腹部剧痛,尿频、尿痛、尿泔诸病症的总称,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尿路结石及由此而引起的尿路感染。 《黄帝内经》——记载了许多外科理论,对痈疽的病因病理有相当的认识 中医外科学 《灵枢》“病之生时,有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荣气不行,乃痈疽” ——情志与化脓性外科疾病的关系 《素问·生气通天论》“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 ——说明了外科疾病的感染途径,从而为今后应用解表法治疗外科疾病而打下基础 《灵枢·痈疽篇》“荣已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注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 中医外科学 ——外科疾病化脓的病理过程? 火毒——诸痛疮疡,皆属于心 贡献:病因学外而入侵途径——虚邪 之中人也……起毫毛至而发腠理 饮食——膏粱之变,足生大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