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完整版讲述.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私募
一、私募的基本含义
私募的定义
私募的特点
私募基金的分类
私募基金的组织形式
私募的定义
私募(Private Placement)是相对于公募(Public Offering)而言;
私募是指向小规模数量合格投资者(Accredited Investor)(通常35个以下)出售股票,此方式可以免除如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注册程序;
投资者要签署一份投资书声明,购买目的是投资而不是为了再次出售。
私募的特点
第一,“私募”的投资基本没有流通性;
第二,之所以叫“私募”,就是不可以公开招募投资人,不可到公开的市场上去卖,不可以在网上上卖股份等等。
第三,私募的投资人,可以是天使投资人,也可以是VC;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机构投资者。。
私募基金的分类
证券投资私募基金:以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衍生工具为主的基金、老虎基金、美洲豹基金等对冲基金即为典型代表。这类基金基本上由管理人自行设计投资策略,发起设立为开放式私募基金。
产业私募基金:以投资产业为主。由于基金管理者对某些特定行业如信息产业、新材料等有深入的了解和广泛的人脉关系,他可以有限合伙制形式发起设立产业类私募基金。管理人只是象征性支出少量资金,绝大部分由募集而来。
风险私募基金:它的投资对象主要是那些处于创业期、成长期的中小高科技企业权益,以分享它们高速成长带来的高收益。特点是投资回收周期长、高收益、高风险。
私募基金的组织形式
公司式:公司式私募基金有完整的公司架构,运作比较正式和规范。公司式私募基金在中国能够比较方便地成立。半开放式私募基金也能够以某种变通的方式,比较方便地进行运作,不必接受严格的审批和监管,投资策略也就可以更加灵活。
契约式:契约式基金的组织结构比较简单。
虚拟式:虚拟式私募基金表面看来像委托理财,但它实际上是按基金方式进行运作。比如,虚拟式私募基金在设立和扩募时,表面上是与每个客户签定委托理财协议,但这些委托理财帐户是合在一起进行基金式运作,在买入和赎回基金单元时,按基金净值进行结算。
组合式:为了发挥上述3种组织形式的优越性,可以设立一个基金组合,将几种组织形式结合起来。
有限合伙制:有限合伙企业是美国私募基金的主要组织形式。
信托制:通过信托计划,进行股权投资或者证券投资,也是阳光私募的典型形式
二、私募的发展历程
国际私募发展历程
中国私募发展历程
私募股权基金起源于美国。20世纪末,有不少富有的私人银行家通过律师、会计师的介绍和安排,将资金投资于风险较大的石油、钢铁、铁路等新兴产业,这类投资完全是由投资者个人决策,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组织,这就是私募股权基金的雏形。
现代PE产业先后经历了4个重要时期的发展:
1946~1981年的初PE时期,一些小型的私人资产投资以及小型企业对私募的接触使PE得到起步。
1982~1993年的第一次经济萧条和繁荣的循环使PE发展到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出现了一股大量以垃圾债券为资金杠杆的收购浪潮,并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几乎崩溃的杠杆收购产业环境下仍疯狂购买著名的美国食品烟草公司雷诺纳贝斯克中达到高潮。
PE在第二次经济循环(1992~2002年)中得到洗涤并经历了其第三个时期的进化。这一时期的初期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逐渐浮现出一系列金融和经济现象,比如储蓄和贷款危机,内幕交易丑闻以及房地产业危机。这一时期出现了更多制度化的私募股权投资企业,并在1999~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时期达到了发展的高潮。
2003~2007年成为PE发展的第四个重要时期,全球经济由之前的互联网泡沫逐步走弱,杠杆收购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从而使私募企业的制度化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国际私募发展历程
中国私募发展历程
1984-1990年:混沌时代
1990-1995年:疯狂时代
1995-1999年:巨鳄时代
1999-2001年:黑金时代
2001-2005年:价值时代
2006-2008年:理性时代
2010年:行业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2009年:非言时代
1984-1990年:混沌时代 在每个资本大幕开启的时候,都是少数精英和投机客的保险柜,这个多数人不熟悉或者不看好的领域,注定将迎来历史上最原始也是最猛烈的爆炒……
1990-1995年:疯狂时代 一切资本力量开始悄然酝酿,很多人都在翘首以待,这场万众瞩目的好戏谁将是主角?
1995-1999年:巨鳄时代 “327”国债风波成为券商整合大幕拉开前的序曲,以君安为主的券商纷纷崛起,涌金系、德隆系等资本大鳄先后诞生,形形色色的江湖人物在这个时代里格外刺目。
1999-2001年:黑金时代 一切故事皆从1999年的“5·19”行情展开。 “无庄不欢,无股不庄”,是这个时代最逼真的写照。
2001-2005年:价值时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