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京市东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发布:2017-07-05约6.08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京市东城区2015-2016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60分)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请把答案填在相应位置上。本大题共40道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读“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图1),完成1~2题。 1. 图中天体系统 A. 共有三级 B. 最高级别的是银河系 C. 地月系与河外星系为同级 D. 具有从高到低的包含关系 2. 甲是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它 A. 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 B. 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C.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 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据此完成3~5题。 3. 太阳辐射可以 A. 诱发地震和潮汐 B.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C. 改变大气圈厚度 D. 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4. 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关联密切的是 ①生物活动 ②大气运动 ③火山爆发 ④水的运动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5. 下列地区,最适合用太阳灶做饭的是 A. 海南岛 B. 青藏高原 C. 四川盆地 D. 东北平原 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称为太阳活动。据此完成6~8题。 6. 太阳外部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 A. 光球—日冕—色球 B. 色球—光球—日冕 C. 光球—色球—日冕 D. 日冕—色球—光球 7. 太阳活动周期一般是指 A. 地球公转从近日点到远日点所需的时间 B. 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隔的时间 C. 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平均间隔时间 D. 太阳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 8. 太阳黑子活动增多的年份 A. 耀斑频繁爆发 B. 两极出现极光 C. 全球降水增多 D. 地球磁场增强 《两小儿辩日》中有这样的描述,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据此,完成第9题。 9. 文中描述的现象可以解释为 A. 日出时看太阳较大,是因为地球在近日点附近 B. 正午时看太阳较小,是因为太阳光被大气吸收 C. 日出时气温较低,是因为地面辐射较弱 D. 正午时气温较高,是因为太阳活动强烈 读“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图2),完成10~11题。 10. 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 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氧 B. 水圈是被陆地分割成的不连续圈层 C.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全部 D. 生物圈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11. 联系图中四大圈层,并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是 A. 太阳辐射 B. 大气环流 C. 水循环 D. 海陆变迁 国际奥委会于北京时间2015年7月31日17:45在吉隆坡(102°E,3.5°N)宣布北京赢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结合“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图3),完成12~14题。 12. 此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① 13. 吉隆坡比北京 A. 白昼时间长 B. 早1小时看到日出 C. 自转角速度大 D. 自转线速度大 14. 当地球公转的时段在③—④时,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A. 吃月饼,共庆团圆 B. 荡秋千,踏青插柳 C. 放鞭炮,守岁迎春 D. 望双星,鹊桥相会 读“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模式图”(图4),完成15~16题。 15. 图中 A. 甲地气温低于丁地 B. 丁地气温低于丙地 C. 乙地气压高于丙地 D. 甲地气压低于乙地 16. 图中P、P'两点 A. 风向、风速相同 B. 地转偏向力方向相反 C. 大气受力状况相同 D. 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反 影视剧中经常出现女主角面朝大海头发被海风吹拂向后飘动的场景。图5中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 甲图中表示海风风向的是 A. ②—① B. ③—② C. ④—③ D. ①—④ 18. 为完成资料中所描述的场景,应选择拍摄的时段是 A. 16时至次日8时 B. 8时至16时 C. 18时至次日6时 D. 6时至18时 读“某日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图6),完成19~22题。 19. 图中冷锋移动的方向是 A. 自东南向西北 B. 自西北向东南 C. 自东北向西南 D. 自西南向东北 20. 与②地相比,①地 A. 风力更大 B. 降水更多 C.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