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海参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研究.doc

发布:2016-12-29约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海参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研究 摘要:在本研究中,海参在高脂血症大鼠体内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被证明。通过高脂饮食喂养建立高血脂症的大鼠模型,并且同时喂养50天。测定甘油三酸酯和胆固醇的浓度,以及血清和肝脏中、粪便中的脂质。并对与脂质代谢有关的肝酶的活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参能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肝脏脂质的积累,促进脂肪酸的β-氧化,和衰减脂肪酸合成。此外,粪便中的脂质均大幅增加。总之,海参能通过增加肝脏脂肪酸的分解代谢和减少脂质吸收来改善脂质代谢紊乱。 关键词:海参,脂质代谢,肉碱转移酶,β-氧化过氧化物酶体,脂肪酸合成酶,胆汁酸 Ⅰ、简介 海参属于海参纲,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由于其抗肿瘤,促进免疫调节,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老化属性被作为重要的食品和医疗材料销往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海参体壁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是海参胶原蛋白,多糖,三萜甙类,脑苷脂和神经节苷脂。据报道,海参可以有效地降低大鼠肝脏中血清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1-2]。然而,这一机制还没有得到 证实。 海参的低附加值在中国有一定的消费潜力。然而,海参的营养价值和生理活动还没有被报道。在本实验中,我们给大鼠连续50天饲喂高脂肪食物研究其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Ⅱ、综合评价方法 1 实验动物及饲料 海参购买于青岛本地市场,并研磨成粉使用。健康雄性大鼠(体重200±20克,SPF,从青岛市实验动物中心购买)随机分为五组:正常(正常饮食并没有添加海参),模型(高脂肪的饮食,含脂肪2g/kg,胆固醇1g/kg,胆盐0.2g/kg,丙硫氧嘧啶0.1g/kg并没有添加海参),低用量(高脂肪的饮食加上每75mg/kg的海参),中等剂量(高脂饮食加150mg/kg的海参)和高剂量组(高脂饮食加300mg/kg.的海参),每组10只,喂养50天。喂养结束时,在乙醚麻醉后12小时饥饿主动脉放血处死。立即切除肝脏,从血液中分离血清进行分析。 2、海参对血清和肝脂质的影响 依据肝脂质的提取和纯化等方法[3]。胆固醇的浓度和肝脏血清中甘油三酯使用中生北控生物科技和科学INC酶检测试剂盒。如表1中所示,高脂肪饮食的血清胆固醇水平显著增加,这是减少提供海参的一组。另一方面,高脂肪饮食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着下降。然而,当海参补充后,明显改善。此外,高脂饮食诱导的肝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积聚也显着衰减。 3、肝脏亚细胞组分的制备 一块肝匀浆,溶于0.25M的蔗糖溶液,溶液中含有1mM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10mM的Tris-HCl缓冲液(pH7.4)。在细胞核馏分沉淀之后,将上清液以10,000 r在4℃离心10分钟,获得线粒体。将所得上清液125000克,recentrifuged 60分钟沉淀微粒,将剩余的上清液作为浆组分。线粒体和微粒沉淀悬浮在含有1mM EDTA10mM的Tris-HCl的0.25M 蔗糖的缓冲液(pH7.4)中。根据Lowry法[4]测定蛋白质浓度。 表1 血清和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脂质的浓度 数据以平均值±SD大鼠10只。 TC:胆固醇、甘油三酯、TG。 a表示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AP0.01; b或c与模型组有重大差异.BP0.05,CP0.01。 海参对肝活动中脂质代谢相关酶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探讨肝脂质代谢,我们分析了海参在饮食中脂肪酶的活动如何导致酸的合成和脂肪酸的β-氧化。脂肪酸合成酶的活动(FAS)[5],肉碱转移酶CPT)[6],过氧化物酶体的β-氧化[7]通过其他地方所描述的来确定。如表2所示,当用海参喂养,CPT的活动, 脂肪酸β-氧化关键酶,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显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与模型组大鼠比较FAS的活动,脂肪关键酶的活性减少25.8%。 表2 肝酶的活动导致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纳摩尔/分钟/毫克) 数据以平均值±SD大鼠10只。 a表示与对照组差异显著。AP0.01; b或c与模型组差异显著。BP0.05,CP0.01。 5、海参对粪便血脂水平的影响 粪便脂质提取和纯化根据Folch等人的方法[8]。粪便中总脂的测定采用重量法。胆固醇的浓度测定如上所述。胆汁酸的测定采用Pointe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酶检测试剂盒。表3显示了经过50天喂养大鼠的粪便血脂水平。与模型组大鼠相比,海参造成总脂浓度(67.8%),胆固醇(24.0%)胆汁酸(71.0%)明显升高。 表3 海参对高血脂症大鼠粪便血脂浓度的影响 数据以平均值±SD大鼠10只。 a表示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AP0.01; b或c模型组差异显著。 BP0.05,CP0.01。 Ⅲ 讨论和结论 过多的外源性胆固醇的摄入导致血清和肝脏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加,特别是血液中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