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7章财政收入概述讲解.ppt

发布:2017-02-13约1.99万字共7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财综[2004]53号文件规定,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 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 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 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 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 。 (二)非税收入的分类 根据《2012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对非税收 入的划分,政府非税收入包括六大类: ①行政事业性收费 ②政府性基金 ③罚没收入 ④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⑤国有资源和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⑥其他政府非税收入,包括以政府名义接受的 捐赠收入和主管部门集中收入等。 在中国,只要是有正常的生产生活状态的人,大家就都是 非税收入的承担者和缴纳人。非税收入的承担和缴纳,贯穿 在每个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学习休闲等方方面面。 ①比如购物和消费环节,居民就承担了非税收入。因为企业在缴纳税款的同 时,缴纳了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发展费、文化事业建设费、堤防维护建设费 等。 ②比如住房,居民在购买商品房时,房价中包含了大量的非税收入,其中土 地出让金占了相当一部分,另外还包括: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城区55元/平方 米)、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城区7元/平方米)、散装水泥专项资金、防空 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城区按应建面积1200元/平方米)。 ③?比如居民用水用电,水价中包含了每吨0.8元的污水处理费、包含了10% 的公用事业附加;电价中居民用电的每一度包含了1分2厘钱(其他用电为1分 )的公用事业附加。 ④比如各类公办学校收取的学费、杂费、保育费等,都属于非税收入,居民 直接承担的罚款也属于非税收入。 政府非税收入的概念有两层含义: ■一是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 产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 金属于非税收入; ■二是有关部门和单位在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 服务时取得,并且再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 要的收入属于非税收入。 1.利用政府权力取得的收入 (1)行政性收费包括管理性收费、资源性收费和证照性收费,都是在行使管 理职权的过程中收取的,带有强制性、管理性和无偿性特点。它是政府依法对各 类公共事务和社会事务行使管理权,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公共服务之一,由此发生 的成本支出,应由公共财政承担,从发展的观点来看,行政性收费应当逐步取消。(如排污费) (2)政府性基金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为支持某项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 偿征收的财政资金。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虽然不是法律,但在我国的政治 体制下,也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在这个表述中还进一步明确政府性基金是 面向社会征收的无偿性资金。其强制性、无偿性都符合利用政府权力取得收入的 特征。 (3)罚没收入。是指执法单位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对公民、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实施处罚所取得的罚款、没收的现金收入、没收的物品变价收入。罚 没收入既具有强制性,又具有无偿性。 2.利用政府信誉取得的收入 政府信誉不同于企业的商誉,企业商誉可以资本化,可以作为无形资产进行 投资,而政府信誉不能资本化,更不能作为资产投资。政府信誉是一个国家的无 形资源,它属于国有资源的范畴。因此,利用政府信誉取得的收入应当属于国有 资源有偿使用收入。 一是利用政府信誉直接开展对外合作取得的收入。最常见的就是国办学校与企 业资本合作办学取得的收入,如某省属高校与省内某企业集团合作创办××学院 ,该省属高校每年因此而取得的收入。 二是依靠政府信誉的高度权威性和可信赖性,形成了提供准公共服务的垄断资 源或资质(格),由此取得的收入。例如,国土资源厅所属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是 一个全额事业单位,具有地质状况调查、地质灾害勘验职责,该单位出具的地质 环境调查和勘验报告具有法律效力,尽管社会上还有其他部门能够开展这项工作 ,但由于不具有专业优势,无法获得相关部门和社会的认可。省地质环境监测总 站由此获得了地质环境监测的垄断资质,利用这种资质开展服务而取得的收入, 也属于利用政府信誉这种国有资源开展有偿服务取得的收入。 3.利用国家资源取得的收入 一是利用各种形态的自然资源以及其他国有资源向社会提供经营服 务、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以及其他有偿服务取得的收入。如土地、 自然山体、矿产、海域、内河湖泊等自然资源的使用权有偿出租、出 让、转让等取得的收入。 二是利用专业技术资源等开展对外服务、对外合作取得的收入。 三是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