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亲子园(早教园)的环境创设及生活活动.ppt

发布:2017-09-28约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托班、亲子班的环境创设及生活活动 一、什么是环境 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幼儿园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 广义:不再局限于幼托园内,它还包括幼托园外的一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狭义:幼托园内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托班、亲子班的环境创设及生活活动 儿童发展的环境可以分为涵括一切物质条件的物质环境和主要由人际关系与心理氛围构成的精神环境。 物质环境——是有形的、静态的环境,如,物质材料、设施、场地、自然条件(如声、光、色彩、温度、气味)以及班级规模、座位排列等。 精神环境——是无形的、动态的环境,主要指人际关系和心理氛围,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班级气氛等。 对儿童影响最直接、最大的两个环境系统——家庭、幼体机构。 托班、亲子班的环境创设及生活活动 二、环境的作用 三岁前儿童学习靠环境刺激。思维特点——无意注意,儿童的认知、情绪,行为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以直接的、主动的、无意地学习为主。 新《纲要》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婴幼儿潜能,促进个性方面引起人们重视。 环境是托班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要素,对日常教育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托班、亲子班的环境创设及生活活动 三、环境的建设 1.教育大环境:社会环境与亲职培训。 关注看护人,走出早教误区,开展亲职教育,提高看护人水平。 (亲子游戏、亲子园活动) 2.创设安全、温馨、童趣、丰富的物质环境 (刺激强度适量、适度) 创设舒适、自由、宽松、亲切的心理环境 托班、亲子班的环境创设及生活活动 游戏材料——玩具教具 玩具是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是幼儿的生活伴侣,是幼儿认知世界的教科书。 玩可以没有玩具,也可以有玩具,对学龄前儿童来说,多半借助于玩具材料或替代物,在相互作用中得以发展。玩具好似演出的道具,学龄前儿童的思维特点又是直接的,形象的。没有玩具或代替材料,离开了具体事物,思维就有困难。 托班、亲子班的环境创设及生活活动 生活环境——物质环境 附:《2~3岁儿童生活环境及游戏材料配备建议表》 各年龄段的玩具及材料建议 特点“软、圆、矮、趣、变” 创设一个丰富的成长环境:有语言、有声音、有图画、有书籍、有音乐、有可供玩的物品和探索的机会。 托班、亲子班的环境创设及生活活动 生活环境——精神环境 ——经常与婴幼儿进行一对一,面对面“对话”,支持、鼓励他们参与多项活动,满足他们的兴趣和需要。 ——保教人员要以温和、亲切、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儿童,给予母亲般的关爱,耐心、细致、周到地照顾他们的生活。 《为托班孩子营造另一个“家”》(《幼儿教育》2004年7、8A版) 托班、亲子班的环境创设及生活活动 解决适应期焦虑,创设良好精神环境是关键。 ——排除适应期焦虑,建立师生新的依恋。入托初期,孩子将接受母子分离与适应新环境双重压力。 心理学:一般5-6个月后才开开始对分离产生反应,12-18个月达到高峰,4岁以后不会那么明显。 教师要给予新生爱的护理、照顾,减少痛苦和焦虑,逐步对新的照顾者产生信任,形成新依恋,并获得安全感。教师要关注孩子,并对儿童的要求能敏感做出和满意反应。 (·安抚方案) 托班、亲子班的环境创设及生活活动 第二部分:生活活动 生活活动——是指教师通过对婴幼儿生活的护理,引导婴幼儿主动学习,掌握必要的生活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促时婴幼儿身心及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过程。 ——既是教养内容(生活、游戏、锻炼) ——又是教养途径(生活护理、游戏活动、体育锻炼) 《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试行)》 教养内容与要求: 25-36个月 1、按时上床,安静入睡,醒后不影响别人,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2、用小勺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愿意吃各种食物,自主地用杯喝水(奶)。 3、学用肥皂、毛巾自己洗手擦脸,主动如厕。 4、有模仿成人做事的兴趣,学习自己穿脱简单衣裤、鞋袜,自己洗脸、洗手等。 5、练习钻爬、上下楼梯,学走小斜坡,体验到其中的乐趣,有初步的环境适应能力。 6、操作摆弄积木、珠子、纸、橡皮泥等玩具,提高手指的灵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