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5免疫荧光技术(修改后) 2.ppt

发布:2017-05-18约5.27千字共1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光路程序: 白炽光源 —— 发射紫外光or兰紫光 —— 激发滤板 ——紫外光 ——被检物(荧光染色标本)——紫外光+荧光 —— 抑制滤板——荧光(显微镜下可见) 1.直接法 待测标本固定(Ag?) + Ab 快、直接、干扰因素少 用于检测抗原 每检测一种抗原需标记相应的荧光抗体,较麻烦 3.补体法: 第一步:荧光素标记抗补体; 第二步:已知Ag固定+待测标本(Ab?)+补体——洗涤,+荧光标记的抗补体——洗涤,荧光显微镜镜检 (二)间接法测抗体 步骤: 包被已知Ag+待测标本(测Ab?) ——反应一段时间后,洗涤——加酶标抗抗体(酶标羊抗人IgG)——洗涤——加底物——加终止液 ,观察结果。 该法主要用于测抗体 酶标记一种抗抗体可以用于多种抗 体的检测 包被抗体 加标本(抗原) 加抗体 加酶标抗抗体 间接法测抗原 (三)双位点一步法 步骤:包被抗体A+待测标本 +酶标抗体B ——洗涤,+底物——终止液,观察结果 (检测Ag,Ag至少含A、B两个抗原表位) 该法是一次性加入标本和酶标抗体,试 验程序简单,提高了检测的特异性 用于检测Ag , 且Ag是具有至少2种抗原表 位的多价抗原 反应系统中固相Ab与酶标Ab的量相对于待测Ag是过量的,因此复合物的形成量与待测Ag含量成正比(在方法可检测范围内) (四)竞 争 法 步骤: 待测管:已知Ab包被+待测标本(Ag?)—— 洗涤,+酶标Ag——洗涤,+底物——显色 先加 先加 (五)应用亲和素和生物 素的ELISA 亲和素(avidin):糖蛋白,一分子由四个亚基组成,每一亚基可以与一分子生物素结合 生物素(biotin):维生素H,可与蛋白质、糖类、酶类等结合,与亲和素特异结合后极稳定 亲和素 生物素 生物素 生物素 生物素 亲和素— 生物素在ELISA中使用: 三.ELISA结果的判定 (一)肉眼判定 与阳性、阴性对照颜色比较: 结果判定 2.若待检孔显色深于或等于阳性对照孔则判 定为阳性; 3.若待检孔显色介于阴性对照孔和阳性对照 孔之间则判定为弱阳性。 1.若待检孔显色浅于阴性对照则判定为阴性; (二)酶标光度仪检测A492值 (吸光率):比色法 1.与阳性、阴性对照测定值比较 2.P/N比值:大于2.0为阳性,小于2.0 为阴性 P: positive(待测吸光度值) N: negative 四.ELISA试验的影响因素 (一)固相载体 常用固相载体材料:聚苯乙烯。其特点为吸附Ag或Ab的能力强,一但吸附后,不能被洗脱。 固相载体:酶标板 可分软、硬板 一次性使用,不可回收 酶标板要求: 吸附性能好、空白值低、透明度高 板批间、孔间性能相近 (二)抗原、抗体 Ag:需纯化 Ab:需效价高、亲和力强、纯化 (三)试验条件 1.包被: 一般用pH 9.6 CB(carbonate buffer),0.05M, 有利于蛋白质吸附 特点: 灵敏度高,制备一种荧光抗补体用于多 种检测 干扰因素多,补体不稳定,易失活, 该法少用 4.双标记法 用两种荧光素(FITC、罗丹明)分别标记针对同一Ag上不同抗原表位的抗体,对同一标本染色,当Ag有两种相应抗原表位存在时,可同时见到黄绿和橙红两种荧光。 (四)免疫荧光显微技术优缺点 优点: 1.特异性、敏感性高 2.快速 3.可定位 4.既可测Ag又可测Ab 缺点: 1.需要荧光显微镜 2.存在非特异荧光干扰(产生原因:自发、抗体不纯、交叉反应、技术问题) 3.定性测定、判断结果不客观 4.制备的片子难以长期保存(荧光猝灭) 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液相检测) 原理: 用铕(Eu)等具有较长荧光寿命的稀土金属作荧光标记物来标记Ab或Ag ,从而检测待测标本中相应Ag或Ab的新技术。 其特点是:利用时间分辨荧光仪延缓检测时间,排除非特异性干扰荧光。 灵敏度可达0.2 ~1 ng/ml。 思考题: 1.免疫标记技术的原理 2.免疫荧光技术中最常用的荧光素是什么? 3.免疫荧光显微染色的各种方法及优缺点 免疫酶技术 Immunoenzyme technique 概述: 70年代初在免疫荧光技术基础上建立。 较IF、RIA(radioimmunoassay)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