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字通信原理实验一AMI、HDB3编译码实验教程.docx

发布:2017-04-26约6.55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字通信原理 实验报告 实验一 AMI、HDB3编译码实验 学院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报告评分:_______ 实验一 AMI、HDB3编译码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由二进制单极性码变换为AMI码HDB3码的编码译码规则,掌握它的工作原理和实验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伪随机码基带信号实验 2.AMI码实验 ① AMI码编码实验 ② AMI码译码实验 ③ AMI码位同步提取实验 3.HDB3编码实验 4.HDB3译码实验 5.HDB3位同步提取实验 6.AMI和HDB3位同步提取比较实验 7.HDB3码频谱测量实验 8.书本上的HDB3码变化和示波器观察的HDB3码变化差异实验 三、基本原理:PCM信号基带传输线路码型 PCM信号在电缆信道中传输时一般采用基带传输方式,尽管是采用基带传输方式,但也不是将PCM编码器输出的单极性码序列直接送入信道传输,因为单极性脉冲序列的功率谱中含有丰富的直流分量和较多的低频分量,不适于直接送人用变压器耦合的电缆信道传输,为了获得优质的传输特性,一般是将单数性脉冲序列进行码型变换,以适应传输信道的特性。 (一)传输码型的选择 在选择传输码型时,要考虑信号的传输信道的特性以及对定时提取的要求等。归结起来, 传输码型的选择,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传输信道低频截止特性的影响 在电缆信道传输时,要求传输码型的频谱中不应含有直流分量,同时低频分量要尽量少。原因是PCM端机,再生中继器与电缆线路相连接时,需要安装变压器,以便实现远端供电(因设置无人站)以及平衡电路与不平衡电路的连接。 图1.1是表示具有远端供电时变压器隔离电源的作用,以保护局内设备。 图1.1变压器的隔离作用 由于变压器的接入,使信道具有低频截止特性,如果信码流中存在直流和低频成分,则无法通过变压器,否则将引起波形失真。 2.码型频谱中高频分量的影响 一条电缆中包含有许多线对,线对间由于电磁辐射而引起的串话是随着频宰的升高而加剧,因此要求频谱中高频分量尽量少,否则因串话会限制信号的传输距离或传播容量。 3.定时时钟的提取 码型频谱中应含有定时时钟信息,以便再生中继器接收端提取必需的时钟信息。 4.码型具有误码检测能力 若传输码型有一定的规律性,那么就可根据这一规律性来检测传输质量,以便 做到自动监测。 5.码型变换设备简单,易于实现。 (二)常用的传输码型 1.单极性码 单极性码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码型。 图1.2(a)是全占空(占空比100%)单极性码(NRZ)及其频谱,图(b)是半占空(占空比50%)单极性码及其频谱。 单极性码的直流成分,信号能量大部分集中在低频部分,另外占空比越大,则直流成分也越大,信号能量越集中在低频部分。由于单极性码存在上述缺点,它不适合于作为信道传输码型,但在设备内部的传输多采用单极性码。为了减少码间干扰和便于时钟提取,常采用含有时钟频率的单极性半占空码。 2.传号交替反转码(AMI码) 图1.2(c)所示是双极性占空码,由于传号码(“1”码)的极性是交替反转的,所以又称传号交替反转码,简称AMI,AMI码与二进码序列的关系是:二进码序列中“0”仍编为“0”;而二进码序列中的“1”码则交替地变为“+1”码及“-1”码,例如: 二进码序列: 1 1 0 1 0 0 0 0 1 1 AMI序列: +1 -1 0 +1 0 0 0 0 –1 +1 由于AMI码的传号码前后交替反转,所以该码没有直流分量,高频、低频成分也较少,而且能量集中在fB/2处,但无时钟频率fB成分(这无关紧要,可在接收端采用全波整流方法。将AMI码还原成单极性半占空码,就可提取时钟信息)。 从频谱中可以看出它有以下优点: ①无直流成分,低频成分也少,有利于采用变压器进行远供电源的隔离,而且对变压器的要求(如体积)也可以降低。 ②高频成分少,不仅可节省信道频带,同时也可以减少串话,因信码能量集中在fB/2处,所以通常以fB/2频率来衡量信道的传输质量。 ③码型提供了一定的检错能力,因为传号码的极性是交替反转的,如果发现传号码的极性不是交替反转的,就一定出现误码,因而可以检出单个误码。 ④码型频谱中,虽无时钟频率成分,但AMI码经过非线性处理(全波整流),变换单极性码后,就会有时钟fB成分 图1.2 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