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原子结构》课件8_(鲁科版必修2).ppt

发布:2016-12-26约3.57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已知A2-、B-、C+、D2+、E3+五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与它们对应的原子的核电荷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练习 E、D、C、B、A 3.现有bXn-和aYm+两种离子,它们的电子数相同,则 a 与下列式子有相等关系的是( ) (A)b-m-n (B) b+m+n (C)b-m+n (D) b+m-n B 4.在1911年前后,新西兰出生的物理学家卢瑟福把一束变速运动的α粒子(质量数为4的带2个正电荷的质子粒)射向一片极薄的金箔,他惊奇地发现,过去一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而这种“实心球”紧密排列而成的金箔,竟为大多数α粒子畅通无阻的通过,就像金箔不在那儿似的,但也有极少数的。粒子发生偏转,或被笔直地弹回。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能得出关于金箔中Au原子结构的一些结论,试写出其中的三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中存在原子核,它占原子中极小的体积 原子核带正电,且电荷数远远大于α粒子 金的原子核质量远远大于α粒子 练习 两千多年以来,科学家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把一个物体一直分割下去,将会怎样?能不能找到一种组成物质的最基本粒子? help! 1、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 :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即原子。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史。 近代科学原子论(1803年) 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子——原子构成。 原子模型: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J.Dalton , 1766~1844) 道尔顿原子模型 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897年) 电子是种带负电、有一定质量的微粒,普遍存在于各种原子之中。 汤姆生原子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中和了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镶嵌其中。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 (J.J.Thomson ,1856~1940) 汤姆生原子模型 汤姆生原子模型 α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 ——原子有核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α粒子散射实验。根据实验,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原子有核模型。 卢瑟福原子模型(又称行星原子模型):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绕核做高速运动。电子在它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环绕太阳一样运转。 (空心球) 英国科学家卢瑟福 (E.Rutherford,1871~1937) 卢瑟福原子模型 卢瑟福原子模型 资料1、 1、原子核半径小于原子半径的万分之一,体积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分之一。(如同大型体育场与蚂蚊) 1. 原子的构成、原子核的构成是怎样的? 质子(+) 中子 原子核 原子 核外电子(-) { (+){ 二.原子结构 2. 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 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中子不带电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表5-1 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 构成原子的 粒子 电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电性和电量 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不显电性 质量/kg 9.109X10-31 1.673X10-27 1.675X10-27 相对质量① 1.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是什么? 计算并填写上表中的相对质量 2.一个质子的相对质量如何计算? 提示:对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的一个C原子质量的1/12(1.661 X10-27 kg)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相对原子质量= 思考 表5-1 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 构成原子的 粒子 电子 原子核 质子 中子 电性和电量 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不显电性 质量/kg 9.109X10-31 1.673X10-27 1.675X10-27 相对质量① 1/1836 1.007 1.008 忽略 1 1 质量数 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叫质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0 1 碳 6 6 6 氧 8 8 8 钠 11 12 11 氯 17 18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